外耳道炎症状多样,包括耳部疼痛,从轻微胀痛到剧烈跳痛,牵拉等动作会加剧;耳部瘙痒,慢性患者更突出,搔抓易加重炎症;耳部分泌物性状各异,依炎症类型不同而变化;听力下降,多因外耳道堵塞影响声音传导,累及鼓膜时更明显;耳鸣,由炎症刺激内耳等因素引发;耳部红肿,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甚至糜烂溃疡。不同人群症状有特点及特殊注意事项,儿童难准确表达,表现为烦躁抓耳且易引发并发症;老年人因身体机能和基础疾病影响,症状顽固难愈;长期游泳及粉尘工作者症状易反复,需注意防护;有耳部病史人群症状复杂,炎症易扩散,应重视耳部健康定期复查。
一、外耳道炎的症状
1.耳部疼痛:这是外耳道炎较为常见的症状。炎症刺激外耳道皮肤及神经,引发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轻者可能仅为轻微胀痛,重者则可能出现剧烈跳痛,尤其在牵拉耳廓、按压耳屏或咀嚼、张口时,疼痛可能会加剧。比如在急性外耳道炎初期,患者多会感到耳部有闷胀感,随着炎症进展,疼痛逐渐明显。
2.耳部瘙痒:外耳道皮肤受炎症刺激,可能出现瘙痒症状。慢性外耳道炎患者瘙痒感可能更为突出,有时会忍不住想要搔抓耳部,但搔抓可能进一步损伤外耳道皮肤,加重炎症。
3.耳部分泌物:外耳道炎发生时,局部皮肤可出现渗出,进而产生分泌物。分泌物的性状多样,急性外耳道炎初期可能为稀薄的浆液性分泌物,随着炎症发展,可能变为脓性分泌物,颜色可呈黄色或黄绿色等。如果合并真菌感染,分泌物可能类似豆腐渣样。
4.听力下降:炎症导致外耳道肿胀、狭窄,堵塞耳道,影响声音传导,从而引起听力下降。这种听力下降多为传导性听力损失,程度与外耳道堵塞程度有关。若炎症累及鼓膜,导致鼓膜穿孔等病变,听力下降可能更为明显。
5.耳鸣: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耳鸣症状,表现为耳内嗡嗡声、蝉鸣声等异常声音。耳鸣产生可能与外耳道炎症刺激内耳神经或影响内耳血液循环等因素有关。
6.耳部红肿:外耳道炎时,可见外耳道皮肤红肿,严重时整个外耳道可因肿胀而变窄。用耳镜检查,可清晰看到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有时还能发现局部皮肤糜烂、溃疡等改变。
二、不同人群症状特点及特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可能难以准确描述耳部不适,更多表现为烦躁不安、哭闹,频繁用手抓耳。由于儿童外耳道相对狭窄且皮肤娇嫩,炎症进展可能更快,更容易引发中耳炎等并发症,导致听力下降更为明显。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上述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就医。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相对较弱,外耳道炎可能更难痊愈。同时,部分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使症状可能更顽固。在治疗外耳道炎时,需特别关注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长期游泳者,由于外耳道经常接触水,易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软化,破坏外耳道的正常生理环境,增加外耳道炎发生风险,症状可能更易反复。从事粉尘较多工作的人群,粉尘进入外耳道,刺激皮肤,也可能使外耳道炎症状加重。这类人群平时应注意耳部防护,游泳后及时清理外耳道积水,工作时佩戴防护用具。
4.有耳部病史人群:既往有外耳道炎、中耳炎等耳部疾病病史的人,再次发生外耳道炎时,症状可能更复杂,炎症可能更容易扩散。比如曾有鼓膜穿孔病史的患者,外耳道炎可能更容易引发中耳感染,导致听力进一步下降等严重后果。此类患者应更加重视耳部健康,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