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有多种症状表现,包括耳部疼痛,急性时明显、可搏动性跳痛,儿童更敏感,游泳等人群易突出;外耳道分泌物增多,性质因病因异,堵塞致闷胀,儿童搔抓、高温高湿环境者易发生;耳部瘙痒,真菌性者明显,儿童及有挖耳习惯者易加重;听力下降,分泌物多或肿胀阻塞致传导受阻,儿童影响发育,长期噪音环境工作者易加重;耳部红肿,急性时明显,儿童发展快,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难消退易复发。
具体表现:外耳道炎患者通常会出现耳部疼痛,急性外耳道炎时疼痛较为明显,可为搏动性跳痛。例如急性细菌性外耳道炎,炎症刺激外耳道皮肤及皮下组织,导致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引发疼痛,这种疼痛在咀嚼、说话时可能会加重。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可能会表现出频繁抓耳、哭闹不安等症状,这是因为耳部疼痛让他们感到不适。
与年龄、生活方式等的关系:儿童外耳道皮肤较薄,神经末梢丰富,对疼痛更敏感,所以儿童外耳道炎时耳部疼痛可能更为明显且更容易被家长察觉。而一些经常游泳、外耳道进水的人群,外耳道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容易引发炎症,疼痛症状也可能相对更为突出。
外耳道分泌物增多
具体表现:外耳道炎会导致外耳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的性质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真菌性外耳道炎,分泌物多呈白色或黄色,呈粉末状、绒毛状或膜状;细菌性外耳道炎分泌物多为脓性。分泌物增多会堵塞外耳道,引起耳部闷胀感。
与年龄、生活方式等的关系:儿童如果经常用手搔抓外耳道,可能会导致外耳道皮肤损伤,进而引发感染,使分泌物增多的情况更易发生。长期处于高温、高湿度环境工作或生活的人群,外耳道分泌物增多的概率相对较高,因为这样的环境有利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滋生繁殖,从而刺激外耳道产生更多分泌物。
耳部瘙痒
具体表现:部分外耳道炎患者会有耳部瘙痒的症状,尤其是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瘙痒感较为明显。患者会不自觉地搔抓外耳道,然而过度搔抓可能会进一步损伤外耳道皮肤,加重炎症反应。
与年龄、生活方式等的关系:儿童对外耳道瘙痒的感受可能更难以忍受,因为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更容易频繁搔抓外耳道,从而可能导致外耳道皮肤破损加重。一些有挖耳习惯的人群,频繁挖耳会破坏外耳道皮肤的正常屏障功能,容易引发外耳道炎,出现瘙痒等症状,而且挖耳的行为会进一步刺激外耳道,加重瘙痒和炎症。
听力下降
具体表现:当外耳道分泌物增多、肿胀明显时,可能会影响声音的传导,导致听力下降。例如外耳道肿胀较严重时,会阻塞外耳道,使外界声音传入中耳的过程受到阻碍,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
与年龄、生活方式等的关系:儿童如果外耳道炎导致听力下降,可能会影响其语言发育等,因为他们在生长发育阶段需要通过正常的听力来接收外界信息进行学习和交流。而对于一些长期从事噪音环境工作的人群,本身就存在听力损伤的潜在风险,若再患有外耳道炎,听力下降的情况可能会进一步加重,需要更加注意保护耳部健康。
耳部红肿
具体表现:检查时可见外耳道皮肤红肿,急性外耳道炎时红肿较为明显,严重时可蔓延至耳廓周围。例如急性化脓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皮肤红肿范围可能较广,甚至会出现局部皮肤糜烂的情况。
与年龄、生活方式等的关系: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外耳道炎时耳部红肿可能发展较快且症状相对更明显。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由于机体抵抗力较低,外耳道炎时耳部红肿可能更难消退,且容易反复发作,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影响炎症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