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感染因素(急性鼻窦炎迁延不愈、细菌感染)、鼻腔鼻窦解剖异常(鼻窦开口阻塞、鼻窦发育异常)、变应性因素(变应性鼻炎相关、Ⅰ型超敏反应)、免疫因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局部免疫异常)以及其他因素(环境因素、吸烟因素)。
一、感染因素
1.急性鼻窦炎迁延不愈:急性鼻窦炎若未得到彻底有效的治疗,炎症持续存在,就可能逐渐转为慢性鼻窦炎。例如,儿童时期患急性鼻窦炎后,若治疗不规范,病程迁延,就容易发展为慢性鼻窦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持续感染鼻窦黏膜,导致黏膜炎症反应持续,纤毛功能障碍等,进而引发慢性鼻窦炎。
2.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这些细菌在鼻窦内定植,引起炎症反应,导致鼻窦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等病理改变。比如,肺炎链球菌感染鼻窦后,会激活人体的免疫反应,引发一系列炎症过程,长期不愈则发展为慢性鼻窦炎。
二、鼻腔鼻窦解剖异常
1.鼻窦开口阻塞: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等病变可阻塞鼻窦的开口,影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例如,鼻中隔重度偏曲会导致一侧鼻腔狭窄,影响该侧鼻窦开口的通畅,使得鼻窦内分泌物难以排出,容易引发慢性鼻窦炎。儿童由于鼻腔结构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出现解剖异常导致的鼻窦开口阻塞情况。
2.鼻窦发育异常:某些儿童可能存在鼻窦发育不良等情况,这也会增加慢性鼻窦炎的发病风险。例如,上颌窦发育相对较晚,儿童时期上颌窦发育不完善,容易发生感染且难以有效引流,从而增加慢性鼻窦炎的发生几率。
三、变应性因素
1.变应性鼻炎相关:变应性鼻炎患者的鼻黏膜处于过敏状态,炎症可累及鼻窦黏膜。过敏原刺激鼻黏膜,导致鼻窦黏膜水肿、纤毛功能障碍,影响鼻窦的引流。例如,花粉过敏的患者,在花粉季节,鼻黏膜过敏反应加重,同时累及鼻窦,引发慢性鼻窦炎。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若未得到有效控制,更易并发慢性鼻窦炎,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和鼻腔结构特点使得他们对过敏原的反应更为敏感。
2.Ⅰ型超敏反应:变应原进入机体后,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结合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当再次接触相同变应原时,变应原与细胞表面的IgE结合,促使这些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如组胺、白三烯等,引起鼻窦黏膜的炎症反应,长期的炎症反应可导致慢性鼻窦炎的发生。
四、免疫因素
1.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一些全身性疾病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如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患者等。免疫功能低下时,机体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减弱,容易发生鼻窦的反复感染,进而发展为慢性鼻窦炎。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受到影响,对细菌的清除能力下降,鼻窦感染后难以有效控制,易转为慢性。
2.局部免疫异常:鼻窦局部的免疫球蛋白分泌异常等局部免疫因素也与慢性鼻窦炎的发生有关。例如,鼻窦黏膜局部的分泌型IgA水平降低,会影响局部的免疫防御功能,使得病原体更容易在鼻窦内定植,引发慢性炎症。
五、其他因素
1.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污染的空气环境中,如空气中的粉尘、化学物质等,可刺激鼻窦黏膜,损伤鼻黏膜的纤毛功能,影响鼻窦的引流和自洁作用,增加慢性鼻窦炎的发病风险。例如,在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居民慢性鼻窦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2.吸烟因素:吸烟会损害鼻黏膜的纤毛功能,降低鼻腔的防御能力。吸烟者患慢性鼻窦炎的几率比非吸烟者高,因为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持续刺激鼻窦黏膜,导致炎症反应持续存在。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被动吸烟也会对其鼻腔黏膜造成损害,增加慢性鼻窦炎的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