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需通过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与炎症指标、HLA-B27、RF与ANA检测)、影像学检查(X线、CT、MRI)及临床表现综合确诊,特殊人群(青少年、女性、孕妇哺乳期女性、老年患者)需注意诊断差异,检查前需做好相应准备并遵循注意事项。
一、实验室检查项目及意义
1.血常规与炎症指标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常出现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水平升高,CRP正常值通常<10mg/L,ESR男性正常值<15mm/h、女性<20mm/h,二者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但缺乏特异性,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检测:约9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呈阳性,但该指标阳性并非确诊依据,仅作为辅助诊断指标,因普通人群中约5%~10%也可呈阳性,而部分患者(约10%)HLA-B27可为阴性。
3.类风湿因子(RF)与抗核抗体(ANA)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RF和ANA通常为阴性,若检测结果为阳性,需排除类风湿关节炎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二、影像学检查项目及意义
1.X线检查:早期可见骶髂关节边缘模糊、关节间隙增宽,中期表现为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侵蚀,晚期可出现关节强直、骨桥形成,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依据,但早期病变可能无法通过X线清晰显示。
2.骶髂关节CT检查:CT分辨率高于X线,可更清晰地显示骶髂关节的骨质破坏、硬化及关节间隙变化,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更高,尤其适用于X线检查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的患者。
3.磁共振成像(MRI)检查: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早期发现骶髂关节的骨髓水肿、滑膜增生及韧带附着点炎等病变,是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敏感方法,尤其适用于症状出现但X线和CT尚未显示明显改变的患者。
三、确诊标准及综合判断
强直性脊柱炎的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目前常用的诊断标准为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包括:下腰背痛持续≥3个月,疼痛随活动改善、休息无缓解;腰椎前屈、侧屈、后伸3个方向活动受限;胸廓扩展范围小于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值;影像学显示骶髂关节病变(X线或CT符合分级标准)。满足临床标准中的1项及影像学标准中的1项,或HLA-B27阳性加2项临床标准,即可确诊。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青少年患者:若青少年出现反复腰背痛、晨僵,需高度警惕强直性脊柱炎,因该病好发于15~30岁男性,青少年患者可能因症状不典型而延误诊断,建议尽早进行HLA-B27检测及骶髂关节影像学检查。
2.女性患者: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症状可能较轻,但同样需重视,HLA-B27阳性率低于男性,诊断时需更依赖影像学证据,避免因症状不典型而漏诊。
3.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孕期及哺乳期女性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MRI)需谨慎,CT的X线辐射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MRI虽无电离辐射,但需确认使用的造影剂是否安全,建议优先选择无创的实验室检查及超声检查(如需评估关节情况)。
4.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可能合并骨质疏松或其他关节疾病,诊断时需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腰背痛,影像学检查需关注是否存在其他关节病变,避免误诊。
五、检查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进行实验室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但需告知医生近期是否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影响炎症指标的药物;进行X线、CT检查时需去除金属物品,孕妇需提前告知医生;进行MRI检查时需确认体内无金属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等),检查过程中保持静止,避免影响图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