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创面护理、心理护理及特殊人群护理注意事项。一般护理需定期翻身(长期卧床者每2小时、坐轮椅者每1530分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改善营养状况;创面护理针对不同分期采取不同措施,一期加强一般护理、用减压贴等,二期处理水疱并涂抹药物包扎,三期和四期清创后选合适敷料并配合物理治疗;心理护理要多与患者交流,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特殊人群护理方面,老年人要动作轻柔、积极治疗原发病,儿童翻身清洁需小心、必要时用约束带,肥胖患者选合适减压设备、注意清洁褶皱处,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糖、创面护理遵循无菌原则。
一、一般护理
1.定期翻身:定时翻身是预防和护理褥疮的关键措施。长期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一次,可借助辅助工具如翻身垫、气垫床等,减轻身体局部压力。对于使用轮椅的患者,应每15-30分钟改变一次坐姿,减轻坐骨结节等部位的压力。翻身时要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皮肤擦伤。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清洁患者皮肤,尤其要注意容易出汗和褶皱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等。清洁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避免皮肤过于潮湿。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要及时清理排泄物,更换污染的床单和衣物,可使用皮肤保护剂,如凡士林、氧化锌软膏等,防止尿液和粪便对皮肤的刺激。
3.改善营养状况:良好的营养是促进褥疮愈合的基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对于不能自主进食的患者,可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等方式补充营养。
二、创面护理
1.一期褥疮护理:皮肤仅出现红斑时,要加强上述一般护理措施,避免该部位继续受压。可使用减压贴或泡沫敷料保护皮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2.二期褥疮护理:皮肤出现水疱时,对于小水疱可让其自然吸收,大水疱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疱内液体,然后涂抹促进愈合的药物,如康复新液等,再用无菌纱布包扎,定期换药。
3.三期和四期褥疮护理:这两期褥疮创面较深,可能伴有坏死组织,需要进行清创处理。可根据创面情况选择手术清创、机械清创或自溶清创等方法。清创后根据创面大小、深度和渗出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如藻酸盐敷料、泡沫敷料等,保持创面湿润,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同时可配合物理治疗,如红外线照射、紫外线照射等,促进创面愈合。
三、心理护理
褥疮的发生和恢复过程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压力,尤其是长期卧床、病情较重的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护理人员和家属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关心和鼓励,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四、特殊人群护理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弹性差、修复能力弱,发生褥疮后愈合时间较长。在护理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皮肤。同时,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会影响褥疮的愈合,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血糖、血压等指标。
2.儿童:儿童皮肤娇嫩,在翻身和清洁皮肤时要格外小心,避免损伤。对于不能配合的儿童,可适当使用约束带,但要注意约束带的松紧度,防止影响血液循环。同时,要保证儿童充足的营养摄入,促进创面愈合。
3.肥胖患者:肥胖患者身体压力较大,容易发生褥疮。在护理时要选择合适的减压设备,如加厚的气垫床等。同时,要注意清洁皮肤褶皱处,防止汗液和污垢积聚,滋生细菌。
4.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血糖高,容易导致感染,影响褥疮愈合。要严格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定期监测血糖。在创面护理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