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鼻炎与常年性鼻炎在致病因素、症状表现、病程特点、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等方面存在区别,季节性鼻炎由花粉等季节性过敏原引起、呈季节性发作等,常年性鼻炎由常年性过敏原导致、呈常年性反复发作等,需根据不同特点进行相应防治。
季节性鼻炎:主要由花粉等季节性过敏原引起,常见于特定花粉传播季节,如春季的树花粉、秋季的草花粉等,不同地区因植物种类不同,花粉传播季节有所差异,生活方式上在花粉传播季节外出未做好防护等情况易引发,儿童及青少年可能因接触花粉机会增多而相对更易患病,有过敏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可能更高。
常年性鼻炎:多由屋尘螨、粉尘螨、动物皮屑、真菌等常年存在的过敏原导致,生活方式上若居住环境卫生条件差、接触宠物等情况较常见,各年龄人群均可患病,有过敏体质者无论年龄、性别等,相对更易罹患。
症状表现:
季节性鼻炎:主要症状为发作性的鼻痒、打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鼻塞等,症状通常在特定季节固定时间发作,持续时间与过敏原暴露时间相关,儿童可能表现为频繁揉鼻、打喷嚏,影响学习和生活,青少年可能因社交等原因更关注症状对生活的影响。
常年性鼻炎:症状相对较常年持续或时轻时重,鼻痒、打喷嚏、流涕、鼻塞等症状可常年间断或持续出现,症状程度可能相对季节性鼻炎较轻但持续困扰,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出现因鼻塞导致睡眠质量受影响等情况,儿童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呼吸等。
病程特点:
季节性鼻炎:呈季节性发作,有明显的发作季节和缓解季节,在非发作季节症状可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病程随每年特定季节反复。
常年性鼻炎:病程较长,呈常年性反复发作,症状持续时间较长,难有明显自然缓解的长时间阶段。
诊断方法:
季节性鼻炎:通过询问病史明确发病与特定季节及过敏原的关联,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可发现对相应季节性花粉等过敏原呈阳性反应,血清特异性IgE检测也可辅助判断。
常年性鼻炎:询问病史了解症状常年性特点,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可发现对屋尘螨等常年性过敏原呈阳性反应,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有助于明确过敏原。
治疗原则:
季节性鼻炎:发作前可提前进行预防性治疗,如在花粉季节前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等,发作时可使用抗组胺药、鼻用抗组胺药等缓解症状,也可考虑特异性免疫治疗,但需在特定时间段进行。
常年性鼻炎: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药物控制症状,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重要的防治措施,如清洁居住环境、避免接触宠物等,特异性免疫治疗也可考虑,但治疗周期可能较长。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季节性鼻炎需注意避免在花粉传播高峰时段外出,外出时佩戴专业的儿童防护口罩等;儿童常年性鼻炎要注意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等,选择适合儿童的安全药物控制症状,避免自行滥用药物。
青少年:青少年季节性鼻炎在花粉季节要合理安排生活,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在花粉多的时段等;青少年常年性鼻炎要注意平衡学习与生活,避免因鼻炎影响学业和社交,遵医嘱规范用药。
老年人:老年人季节性鼻炎要关注身体状况,在花粉季节做好防护,出现症状及时就医;老年人常年性鼻炎要注意基础疾病与鼻炎的相互影响,如鼻炎可能加重心肺疾病等,用药时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等情况。
女性:女性季节性鼻炎在花粉季节可能因激素水平变化等影响症状,孕期患鼻炎要谨慎用药;女性常年性鼻炎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症状有变化,用药需考虑自身特殊生理阶段。
男性:男性季节性鼻炎在从事户外工作等情况下更易接触过敏原,要注意工作中的防护;男性常年性鼻炎在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时可能加重症状,需劝导戒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