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源性鼻窦炎主要由牙齿相关病变累及鼻窦所致,常见病因包括牙齿解剖结构异常,如上颌后牙牙根与上颌窦底关系密切,口腔卫生不良、有龋齿等病史者易发病;牙齿感染性病变,如龋齿未及时治疗可通过牙髓腔累及根尖周组织进而波及上颌窦,牙周炎炎症可通过牙周袋扩散引发上颌窦炎症,牙根尖周炎细菌感染扩散也可能累及上颌窦;牙齿手术创伤,如拔牙、根管治疗操作不当致感染扩散至鼻窦,术后恢复不佳等易引发牙源性鼻窦炎。
牙齿解剖结构异常:上颌后牙的牙根与上颌窦底关系密切,部分牙齿的牙根可毗邻或穿过上颌窦底骨壁。例如,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二磨牙的牙根尖与上颌窦底的距离较近,当牙齿发生病变时,容易波及上颌窦引发炎症。不同年龄人群牙齿解剖结构存在差异,儿童时期上颌窦发育尚不完善,但随着年龄增长,上颌后牙与上颌窦底的关系变化可能成为发病因素之一;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但不同个体牙齿发育情况不同可能影响发病;生活方式上,口腔卫生不良者更容易出现牙齿病变,进而增加牙源性鼻窦炎的发病风险;有龋齿、牙周炎等病史的人群,牙齿病变的概率较高,也就更易引发牙源性鼻窦炎。
牙齿感染性病变
龋齿:龋齿若未得到及时治疗,病变可向深层发展,细菌可通过牙髓腔累及牙根尖周组织。例如,龋洞中的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可通过根尖孔扩散至根尖周围的牙槽骨和上颌窦,引起根尖周炎,炎症进一步蔓延可累及上颌窦,导致牙源性鼻窦炎。儿童龋齿发病率相对较高,若不注意口腔清洁,更易发展为感染并引发牙源性鼻窦炎;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身体抵抗力可能下降,若本身有龋齿,更易让细菌感染扩散;长期高糖饮食、口腔卫生习惯差的人群,龋齿发生概率高;有龋齿病史且未规范治疗者,牙齿病变持续存在,增加了牙源性鼻窦炎的发病可能。
牙周炎:牙周炎是牙周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炎症可累及牙周膜及牙槽骨。细菌及其毒素可通过牙周袋向周围组织扩散,当累及上颌后牙的牙周组织时,如果牙槽骨吸收导致牙根尖接近上颌窦,就可能引发上颌窦的炎症反应,从而导致牙源性鼻窦炎发生。不同年龄阶段牙周炎的发病情况不同,但总体而言,年龄越大牙周组织越易出现退行性变化,发病概率可能增加;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吸烟者由于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影响牙周组织健康更容易患牙周炎;吸烟、口腔卫生差、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影响牙周健康的人群,牙周炎发病风险高;有牙周炎病史者,炎症持续存在易引发牙源性鼻窦炎。
牙根尖周炎:牙根尖周炎多由牙髓病发展而来,细菌感染根尖周组织后,炎症可向周围组织扩散。若根尖周病变部位与上颌窦关系密切,炎症可累及上颌窦,引起牙源性鼻窦炎。儿童根尖周炎可能与乳牙龋坏未及时治疗等有关;不同性别根尖周炎发病概率差异不大,但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患根尖周炎进而引发牙源性鼻窦炎;口腔卫生不良、有牙齿外伤史等情况会增加牙根尖周炎的发病风险,有牙根尖周炎病史且未有效控制炎症者,易出现牙源性鼻窦炎。
牙齿手术创伤:牙齿拔除、根管治疗等手术操作,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感染扩散至鼻窦。例如,在拔牙过程中,若器械使用不当或消毒不严格,细菌可能进入上颌窦引发炎症;根管治疗时,若根管充填超填等情况,也可能使感染物进入上颌窦周围组织导致牙源性鼻窦炎。不同年龄人群对手术创伤反应不同,儿童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手术操作仍需谨慎;女性在孕期等特殊时期进行牙齿手术需特别注意,因为身体状况特殊可能影响恢复及增加感染风险;术后口腔卫生情况、是否遵循医嘱等生活方式因素会影响创伤愈合及感染发生概率;有牙齿手术史且术后恢复不佳、出现感染迹象者,更易引发牙源性鼻窦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