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包括中老年人群、儿童及青少年中肥胖者、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妊娠糖尿病女性、缺乏体力活动者、高热量高脂肪饮食人群、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患有代谢综合征者。
一、年龄因素相关的高危人群
1.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包括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身体的代谢能力等。一般来说,45岁以上的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相对较高。例如,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45-64岁年龄段的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年轻人群。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加,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下降,同时身体的胰岛素抵抗也会逐渐加重,从而增加了患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
2.儿童及青少年中肥胖者:近年来,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肥胖的儿童和青少年是高危人群。儿童时期如果体重超标,尤其是身体质量指数(BMI)大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BMI的95百分位,会导致胰岛素抵抗显著增加。这是由于肥胖会使脂肪细胞分泌过多的炎症因子等,干扰胰岛素的正常作用,使得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进而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二、性别相关的高危人群
女性在一些特殊生理时期也可能成为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例如,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女性,PCOS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这是因为PCOS患者体内的雄激素水平升高,会影响胰岛素的信号传导通路,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增加了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另外,在妊娠期间发生过妊娠糖尿病的女性,日后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也会明显增加。这是因为妊娠糖尿病会对女性的胰岛功能产生一定的损伤,并且妊娠期间的代谢变化可能会持续影响女性的代谢状态,使得其在产后更容易发展为2型糖尿病。
三、生活方式相关的高危人群
1.缺乏体力活动者: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属于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身体活动不足会导致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减少,使得血糖更容易升高。研究表明,与经常进行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如每周至少150分钟的快走等)的人群相比,缺乏体力活动的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例如,长时间从事办公室工作、闲暇时间主要以看电视等静态活动为主的人群,由于身体代谢率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从而处于较高的患病风险中。
2.高热量、高脂肪饮食人群: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饮食会导致体重增加,引发肥胖,进而增加胰岛素抵抗的发生风险。比如,经常食用油炸食品、动物内脏、奶油制品等高脂肪食物,以及大量摄入甜食、饮料等高糖食物的人群,会使体内脂肪堆积,尤其是内脏脂肪的增加会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使得身体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容易患上2型糖尿病。
四、病史相关的高危人群
1.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如果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患有2型糖尿病,那么个体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明显增加。这是因为遗传因素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某些与糖尿病相关的基因变异会增加个体对糖尿病的易感性。研究发现,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其体内的遗传背景使得他们在相同的环境因素刺激下,更容易出现胰岛素分泌异常和胰岛素抵抗等情况,从而比无家族史的人群更易患上2型糖尿病。
2.患有代谢综合征者: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患有代谢综合征的人群,同时具备多种代谢异常的情况,如中心性肥胖、空腹血糖升高、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压升高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会极大地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例如,代谢综合征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抵抗程度往往较为严重,而且胰岛β细胞功能也会逐渐受损,使得血糖调节失衡,进而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