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潴留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尿潴留可通过导尿术、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处理;慢性尿潴留需治疗基础疾病并进行膀胱训练;不同人群尿潴留有特殊情况及注意事项,老年男性多因前列腺增生,女性与膀胱炎等有关,儿童尿潴留与先天性畸形等有关,各人群需针对性处理及护理。
一、急性尿潴留的处理
(一)导尿术
是解除急性尿潴留最简便的方法。对于不能插入导尿管的情况,可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抽取尿液,暂时缓解患者痛苦,但这只是临时措施,后续需进一步处理。对于前列腺增生等导致的尿潴留,有时需留置导尿管,并根据情况进行后续治疗,如针对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或手术治疗等。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引起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对于儿童患者,操作需更加轻柔谨慎,减少患儿的不适和损伤风险。
(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
若导尿失败,可采用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引流尿液。该方法适用于长期尿潴留或不宜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术后要注意造瘘管的护理,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感染,定期更换造瘘管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如儿童,要特别注意造瘘管的固定和护理,避免患儿自行牵拉导致造瘘管脱出等情况。
二、慢性尿潴留的处理
(一)治疗基础疾病
首先要明确慢性尿潴留的病因,如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等。对于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慢性尿潴留,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α受体阻滞剂等)或手术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对于神经源性膀胱导致的慢性尿潴留,需要针对神经病变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要注意膀胱功能的训练,如定时排尿、盆底肌训练等,以改善膀胱的排空功能。不同年龄的患者,基础疾病的表现和治疗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儿童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可能与先天性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等有关,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二)膀胱训练
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膀胱的自主排空能力。可以采用定时排尿的方法,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同时配合盆底肌训练,增强盆底肌的收缩力,有助于改善排尿功能。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在进行膀胱训练时要注意逐步进行,避免因训练强度过大引起患者不适。儿童患者的膀胱训练需要家长的配合和耐心引导,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理解能力逐步开展训练。
三、不同人群尿潴留的特殊情况及注意事项
(一)老年男性
老年男性尿潴留多数与前列腺增生有关。前列腺增生会导致尿道狭窄,阻碍尿液排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饮酒、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加重前列腺充血,导致尿潴留发作。要定期进行前列腺相关检查,如前列腺超声等,监测前列腺的大小和病情变化。同时,老年男性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等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的排尿情况和全身状况。
(二)女性
女性尿潴留可能与膀胱炎、尿道狭窄、盆底肌松弛等有关。对于女性膀胱炎引起的尿潴留,要积极治疗膀胱炎,使用敏感抗生素等。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复发。对于盆底肌松弛导致的尿潴留,可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如凯格尔运动等,有助于增强盆底肌力量,改善排尿功能。女性患者在不同年龄阶段,如育龄期女性可能因妊娠等特殊情况导致尿潴留,需要特别关注孕期和产后的盆底功能情况。
(三)儿童
儿童尿潴留相对较少见,但也可能发生,如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脊髓病变等。对于儿童尿潴留,要及时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在护理方面要特别注意保持儿童尿道的清洁,避免感染。同时,要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对于先天性畸形等问题,可能需要尽早进行手术等治疗干预。儿童的配合度较低,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和家长更加耐心细致地沟通和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