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血症原因包括钾摄入不足(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钾丢失过多(肾脏排钾过多受年龄、药物、内分泌疾病影响,胃肠道失钾受年龄、疾病影响)、钾分布异常(碱中毒、周期性瘫痪会致钾分布异常);临床表现有神经肌肉系统肌肉无力(不同年龄表现不同,最早四肢软弱无力,严重累及呼吸肌)、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不同年龄表现不同,有心电图改变,严重时血压下降),消化系统食欲减退,泌尿系统多尿等。
一、低钾血症的原因
1.钾摄入不足
年龄因素:婴幼儿若喂养不当,如母乳中钾含量低且未及时添加富含钾的辅食,容易出现钾摄入不足。新生儿出生后若长期静脉营养中钾补充不足,也可能导致钾摄入不足。
特殊生活方式:长期节食减肥人群,饮食结构不合理,容易造成钾摄入不足。老年人由于食欲减退等原因,也可能出现钾摄入不足的情况。
病史影响: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如长期腹泻、呕吐的患者,会影响钾的摄入和吸收,导致钾摄入不足。
2.钾丢失过多
肾脏排钾过多:
年龄因素:儿童先天性肾小管疾病等可能导致肾脏排钾过多。
药物影响:长期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会增加肾脏排钾,从而引起低钾血症。
内分泌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由于醛固酮分泌增多,促进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和钾的排泄,导致钾丢失过多。
胃肠道失钾:
年龄因素:儿童严重腹泻时,大量钾随粪便排出,容易发生低钾血症。
疾病因素:如幽门梗阻、肠梗阻等导致频繁呕吐的患者,钾会随着胃液大量丢失。
3.钾分布异常
碱中毒:
年龄因素: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可能出现碱中毒相关的钾分布异常。
疾病因素:呼吸性碱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时,细胞外液氢离子浓度降低,细胞内氢离子向细胞外转移,同时细胞外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导致血钾降低。
周期性瘫痪:
年龄和性别: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发作时钾离子由细胞外转移至细胞内,引起血钾降低。
二、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
1.神经肌肉系统
肌肉无力:
年龄差异:儿童低钾时肌肉无力表现可能较为明显,可出现肢体活动减少,严重时影响呼吸肌,导致呼吸困难。婴儿可能表现为哭声低弱、肌张力低下等。
一般情况: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四肢软弱无力,随着病情加重,可累及躯干、呼吸肌等。轻度低钾时,患者感到倦怠、乏力;中度低钾时,肌肉软弱无力逐渐加重,可出现行走困难、登楼困难等;重度低钾时,可出现软瘫,甚至累及呼吸肌,导致呼吸衰竭。
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各年龄段表现: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低钾时都会出现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的情况。儿童可能表现为膝腱反射等减弱,成人也类似,当血钾严重降低时,腱反射可完全消失。
2.心血管系统
心律失常:
年龄因素:儿童低钾时心律失常相对少见,但也可能发生,如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或室性早搏等。老年人由于本身可能存在心脏基础疾病,低钾更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可出现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时可导致心室颤动等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
心电图改变:典型的心电图改变为T波低平、增宽、倒置,ST段压低,QT间期延长,出现U波等。
血压变化:轻度低钾时血压可能正常,严重低钾时可出现血压下降。
3.消化系统
食欲减退:
各年龄段:儿童和成人低钾时均可出现食欲减退,儿童可能表现为吃奶减少等,成人则是进食量明显减少。
具体表现:患者自觉不想进食,严重时可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低钾影响了胃肠道的蠕动功能。
4.泌尿系统
多尿:
年龄因素:儿童低钾时肾脏浓缩功能受影响,可出现多尿。新生儿低钾时也可能出现尿液排出增多的情况。
机制:低钾可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浓缩功能障碍,导致尿量增多。长期低钾可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等泌尿系统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