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的相关类型及发病机制与相关因素如下:前列腺增生相关尿失禁因前列腺体积增大致尿路梗阻,引发膀胱功能异常,进而出现充溢性尿失禁,年龄和男性激素水平变化是相关因素;尿道括约肌损伤相关尿失禁包括医源性损伤(如前列腺癌根治术等)和外伤导致,手术熟练程度等与医源性损伤相关,外伤史等与外伤相关;神经源性尿失禁由神经系统病变影响膀胱储尿和排尿功能所致,神经系统疾病类型等是相关因素;先天性尿路异常相关尿失禁因先天性尿路异常致尿液不能正常储存排出,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一、前列腺增生相关尿失禁
1.发病机制:前列腺增生是引起男性下尿路症状的常见原因之一,随着前列腺体积增大,会压迫尿道,导致尿路梗阻,进而引起膀胱功能异常。长期的膀胱出口梗阻使膀胱逼尿肌代偿性增厚,随后出现逼尿肌功能受损,表现为逼尿肌不稳定、逼尿肌收缩无力等,当膀胱不能有效排空时,就会发生尿潴留,当膀胱过度充盈超过尿道阻力时,就会出现充溢性尿失禁。这种情况在老年男性中较为常见,与年龄增长导致的前列腺自然增生有关,随着年龄增加,前列腺增生的发生率逐渐升高,50岁以上男性约有50%发生前列腺增生,80岁以上可达83%。
2.相关因素:年龄是重要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组织不断增生,尿道受到的压迫持续加重,增加了尿失禁发生的风险;同时,男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参与其中,雄激素代谢的变化可能影响前列腺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二、尿道括约肌损伤相关尿失禁
1.发病机制:
医源性损伤:在一些盆腔手术中,如前列腺癌根治术、尿道手术等,可能会损伤尿道外括约肌或盆底肌肉。例如前列腺癌根治术时,手术过程中需要切除前列腺组织,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不小心损伤到尿道外括约肌,导致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真性尿失禁。有研究表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率约为10%-2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外伤:会阴部的外伤,如骨盆骨折、骑跨伤等,可能直接损伤尿道括约肌。骨盆骨折时,骨折断端可能刺破或撕裂尿道括约肌,骑跨伤时,会阴部受到外力撞击,也可能导致尿道括约肌受损,从而引起尿失禁。
2.相关因素: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手术方式的选择等与医源性尿道括约肌损伤相关,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可以降低手术中括约肌损伤的风险;而外伤的发生则与患者的外伤史等因素有关,如从事高危职业、有意外摔倒等情况的男性更容易发生会阴部外伤导致尿道括约肌损伤。
三、神经源性尿失禁
1.发病机制:神经系统病变可影响膀胱的储尿和排尿功能,导致尿失禁。例如脊髓损伤,脊髓损伤可导致神经传导通路受损,使得大脑对膀胱的控制功能障碍,出现逼尿肌反射亢进或逼尿肌无反射,进而引起尿失禁。脊髓损伤患者中,尿失禁的发生率较高,据统计,约50%-80%的脊髓损伤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多发性硬化症、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影响膀胱的神经调控,导致尿失禁。
2.相关因素:神经系统疾病的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等与神经源性尿失禁相关,神经系统疾病进展越严重,对膀胱神经调控的影响越大,尿失禁发生的可能性越高;同时,患者的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等也会影响尿失禁的发生和严重程度,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会加重尿失禁的影响。
四、先天性尿路异常相关尿失禁
1.发病机制:一些先天性尿路异常,如先天性膀胱尿道畸形等,会导致尿液不能正常储存和排出,从而引起尿失禁。例如先天性膀胱外翻,膀胱壁部分或全部缺失,膀胱黏膜直接暴露,尿液无法正常储存,导致持续性尿失禁。这种先天性疾病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对患者的影响较大。
2.相关因素: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异常有关,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尿路结构发育异常,从而引起先天性尿路异常相关的尿失禁,这种情况在新生儿和婴儿期即可发现相关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