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窦炎的病因包括感染因素(病毒、细菌感染,如儿童免疫系统未熟易受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后易受细菌侵袭)、鼻腔结构异常(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致鼻窦引流障碍)、变态反应因素(变应性鼻炎致鼻窦通气引流受影响)及其他因素(游泳呛水、气压骤变等);症状有局部症状(鼻塞、流涕、头痛或局部疼痛,儿童鼻塞明显、流涕为脓性或黏脓性,无法准确描述头痛会有异常表现)和全身症状(发热、全身不适,儿童易高热、有不爱玩耍等全身不适表现)。
一、病因
1.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常见的病毒有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等。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的影响。例如,在流感季节,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后引发急性鼻窦炎的风险较高。病毒感染可导致鼻腔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加,进而影响鼻窦的引流,为细菌感染创造条件。
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当病毒感染造成鼻腔黏膜受损后,细菌容易侵入鼻窦引发感染。例如,肺炎链球菌可通过呼吸道进入鼻窦,引起鼻窦的化脓性炎症。在患有过敏性鼻炎的人群中,鼻腔黏膜处于过敏状态,更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从而增加急性鼻窦炎的发病风险。
2.鼻腔结构异常
如鼻中隔偏曲,会影响鼻腔的正常通气和引流,使鼻窦分泌物不易排出,增加急性鼻窦炎的发生几率。儿童如果存在先天性的鼻中隔偏曲,随着年龄增长,鼻窦发育,可能会逐渐出现急性鼻窦炎的症状。
鼻息肉等鼻腔新生物也会阻塞鼻窦开口,导致鼻窦引流障碍。例如,鼻息肉患者由于息肉堵塞鼻窦口,使得鼻窦内的分泌物无法正常排出,长期积累易引发急性鼻窦炎。
3.变态反应因素
变应性鼻炎患者鼻腔黏膜处于超敏状态,接触过敏原后,鼻腔黏膜发生水肿、渗出,影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在花粉季节,变应性鼻炎患者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很容易并发急性鼻窦炎。例如,对花粉过敏的患者,接触花粉后不仅会出现鼻塞、流涕等鼻炎症状,还可能导致鼻窦炎症加重。
4.其他因素
游泳时呛水,污水可进入鼻窦引发感染。儿童在游泳时如果姿势不正确或不注意鼻腔防护,容易发生呛水情况,从而增加急性鼻窦炎的发病风险。
气压骤变,如乘坐飞机时,气压的快速变化可能导致鼻窦内外压力不平衡,引起鼻窦黏膜损伤,诱发急性鼻窦炎。例如,高空飞行时,外界气压降低,鼻窦内气压相对较高,可能会导致鼻窦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引发炎症。
二、症状
1.局部症状
鼻塞:鼻腔黏膜充血、肿胀以及分泌物增多可导致鼻塞,程度轻重不一。儿童由于鼻腔相对狭窄,鼻塞可能会更加明显,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和睡眠。例如,急性鼻窦炎患儿可能会出现张口呼吸的情况,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
流涕:多为脓性或黏脓性鼻涕,量多少不一。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鼻窦炎流涕症状较为明显,鼻涕颜色可为黄色或黄绿色。儿童的表达能力有限,家长可能会发现儿童经常用手揉鼻子或擤鼻涕。
头痛或局部疼痛:急性鼻窦炎可引起头痛或局部疼痛,其疼痛的部位和性质因鼻窦受累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上颌窦炎可表现为前额部疼痛,晨起较轻,午后加重;额窦炎则表现为前额部周期性疼痛,晨起即感头痛,逐渐加重,午后减轻;筛窦炎疼痛多位于内眦或鼻根部,也可放射至头顶部;蝶窦炎疼痛多位于头顶中央或后枕部。儿童可能无法准确描述头痛的部位,但会表现出烦躁、哭闹等异常表现。
2.全身症状
发热: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升高至38℃-39℃甚至更高。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完善,感染后更容易出现高热情况,且高热持续时间可能较长。例如,急性鼻窦炎伴有细菌感染时,儿童可能会突发高热,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全身不适:患者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全身不适症状。儿童可能会表现出不爱玩耍、嗜睡等情况,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