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预防肺源性心脏病等影响心肺功能的疾病,需积极防治基础疾病,增强机体免疫力,避免呼吸道感染,定期体检。积极防治呼吸系统等基础疾病,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注意环境卫生、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呼吸道感染,成年人每年至少全面体检一次,儿童定期体检关注心肺发育。
一、积极防治基础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对于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人群,要积极规范治疗。COPD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使用药物控制症状,如支气管舒张剂等,同时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颗粒,像吸烟人群必须戒烟,工作环境中有污染的要尽可能改善工作环境。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要避免接触过敏原,规律使用控制哮喘的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通过良好控制哮喘发作,降低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的风险。儿童哮喘患者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病情,在医生指导下科学管理,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哮喘控制不佳对肺功能影响较大,进而可能影响心肺功能。
其他相关疾病方面:对于患有胸廓畸形、神经肌肉疾病等可能影响呼吸功能的疾病人群,要及时就医,根据病情进行相应处理。比如胸廓畸形患者如果影响呼吸功能,可能需要在合适时机进行手术等干预措施,以维持正常呼吸功能,防止病情进展累及心脏。
二、增强机体免疫力
合理饮食:不同年龄人群饮食有不同要求,一般来说,均衡饮食很重要。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免疫功能维持的重要物质基础。维生素也不可或缺,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橙子、苹果、菠菜、西兰花等,维生素C等对增强免疫力有帮助。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更要保证营养均衡,避免挑食偏食,家长可通过制作多样化且营养丰富的辅食等方式保证儿童营养摄入。老年人要注意饮食易于消化吸收,同时保证营养,可适当增加奶制品摄入以补充钙等营养物质,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
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度运动。年轻人可选择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老年人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散步每天可进行30分钟左右,分多次进行,太极拳能帮助老年人调节呼吸、增强体质。儿童要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至少1-2小时,在户外活动中接触阳光等,促进维生素D合成,同时运动锻炼也有助于儿童身体发育和免疫力提升,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受伤。
三、避免呼吸道感染
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卫生,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尤其是在流感高发季节等。对于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人群,更要注意室内空气质量,可使用空气净化器等辅助设备。在公共场所要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如流感流行期间,减少到商场、超市等人多的场所逗留。儿童在公共场所要注意个人卫生,家长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等,减少感染病菌的机会。
及时增减衣物: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尤其是季节交替时,气温变化较大,老年人和儿童要特别注意。老年人体温调节功能相对较差,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所以要随时关注天气变化,适时增添衣物,防止因着凉引发呼吸道感染,进而影响心肺功能。
四、定期体检
成年人:成年人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体检,体检项目包括心肺功能检查、胸部X线或CT等检查,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肺部和心脏的异常情况,如早期发现肺部小的病变、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轻微改变等,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有基础疾病的成年人,如COPD患者等,要根据医生建议增加体检频率,可能需要每半年进行一次相关心肺方面的重点检查。
儿童:儿童也需要定期体检,一般从新生儿期开始就有相应的体检安排,随着年龄增长定期进行体检。体检中要关注心肺发育情况,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等特殊情况的儿童,更要加强心肺方面的监测。通过定期体检能早期发现儿童可能存在的影响心肺功能的问题,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