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积水即胸腔积液,症状因积液量、产生速度和基础病因等不同而有差异,包括呼吸困难(积液多压迫肺致换气受限,不同人群表现有别)、咳嗽(胸腔积液刺激胸膜致刺激性干咳,不同人群表现不同)、胸痛(胸膜受刺激或炎症累及胸膜致刺痛或牵拉痛,深呼吸、咳嗽时加剧,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全身症状(感染性因素致热,不同人群表现不同)。
1.呼吸困难
发生机制:当胸腔内有较多积液时,会压迫肺组织,使肺的扩张受限,影响气体交换,从而导致呼吸困难。积液量较少时,可能仅在活动后出现气短;随着积液量增加,静息状态下也可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可表现为端坐呼吸,患者被迫采取坐位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程度。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由于胸廓弹性相对较好,少量胸腔积液可能就会出现较明显的呼吸急促表现;老年人则可能因为心肺功能本身相对较弱,即使积液量不是特别多,也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且可能伴有活动耐力明显下降。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吸烟者本身呼吸道功能可能已受影响,若合并肺积水,呼吸困难症状可能更易出现且更为严重;而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在肺积水时可能会更早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的情况。
病史影响: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的患者,本身存在气道狭窄、通气功能障碍,合并肺积水后呼吸困难会进一步加重;有心力衰竭病史的患者,肺积水多为心源性,除呼吸困难外,还可能伴有心功能不全的其他表现,且呼吸困难在活动时加重更为显著。
2.咳嗽
发生机制:胸腔积液刺激胸膜,可引起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如果是炎症导致的肺积水,如肺炎旁胸腔积液,除了咳嗽外,还可能伴有咳痰等症状。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咳嗽反射相对不典型,肺积水引起的咳嗽可能不太容易被早期发现;老年人咳嗽可能不如年轻人剧烈,但持续时间可能较长。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接触粉尘的人,如矿工,本身呼吸道受刺激的几率较高,合并肺积水时咳嗽可能更易发生,且需要注意与其他肺部疾病引起的咳嗽相鉴别。
病史影响:有支气管扩张病史的患者,本身就有反复咳嗽、咳痰,若出现肺积水,咳嗽可能会加重且性质有所改变;有过敏病史的患者,若肺积水是过敏因素引起,可能会伴有其他过敏相关症状,如打喷嚏、流涕等。
3.胸痛
发生机制:胸膜受到刺激或炎症累及胸膜时可引起胸痛,多为刺痛或牵拉痛,在深呼吸、咳嗽时疼痛加剧。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如结核性胸膜炎引起的胸痛,多为隐痛或钝痛;而急性胰腺炎累及胸膜导致的胸腔积液引起的胸痛,疼痛可能较为剧烈。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对胸痛的表述可能不清晰,需要通过观察其呼吸、活动等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胸痛相关表现;老年人对疼痛的感知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胸痛可能表现得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大量饮酒的人,可能因胰腺炎等疾病诱发肺积水,此时胸痛可能与饮酒导致的胰腺病变相关,需要注意询问饮酒史等情况;长期精神紧张的人,可能会夸大胸痛的感觉,但也不能忽视真正的病理情况。
病史影响:有胸膜炎病史的患者,再次出现肺积水时胸痛可能会复发,且疼痛特点可能与既往相似;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需要注意鉴别胸痛是由心肌缺血还是肺积水引起,因为两者的治疗方法完全不同。
4.全身症状
发热:如果肺积水是由感染性因素引起,如肺炎、肺结核等,患者常伴有发热症状。肺炎引起的肺积水多为肺炎旁胸腔积液,可出现高热;肺结核导致的肺积水则多为低热,可伴有盗汗、乏力等表现。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感染性肺积水时发热可能较为突出,且体温波动较大;老年人感染后发热可能不典型,有时仅表现为低热或体温正常,但可能存在感染中毒症状,如精神萎靡等。
生活方式影响:经常熬夜、免疫力低下的人,更容易发生感染性肺积水,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的几率更高;而生活规律、免疫力较强的人,感染后全身症状可能相对较轻。
病史影响:有免疫缺陷病史的患者,如艾滋病患者,发生肺积水时感染的病原体可能较为特殊,全身症状可能不典型,且治疗难度较大;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合并肺积水时感染的风险更高,发热等全身症状可能更难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