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酸测定常用酶法,采空腹静脉血,不同人群参考范围不同,超上限提示可能高尿酸血症;需观察痛风性关节炎、尿路结石等症状,采集饮食、家族、慢性疾病等病史;尿尿酸测定可助分尿酸生成或排泄型;关节超声或X线检查可辅助痛风性关节炎诊断,儿童关节超声更具优势。
一、血尿酸测定
1.检测方法与标本要求
血尿酸的检测通常采用酶法等方法。一般采集空腹静脉血作为标本。空腹状态对于血尿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很重要,因为饮食(尤其是高嘌呤饮食)会影响血尿酸水平。例如,进食大量高嘌呤食物后,血尿酸可能会升高,从而干扰检测结果的判断。对于儿童,采血时要注意轻柔操作,避免患儿过度紧张导致采血困难等情况。
正常成年男性血尿酸值一般为150-416μmol/L,女性为89-357μmol/L,但不同检测方法和实验室可能会有一定差异。对于有痛风家族史、长期高嘌呤饮食、肥胖等特殊人群,更要重视血尿酸的检测,因为这些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发生风险较高。
2.参考范围的意义
血尿酸值超过正常范围上限则提示可能存在高尿酸血症的情况。但一次检测结果异常不能确诊,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对于儿童,由于生长发育阶段的代谢特点,血尿酸的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需要参考儿童相应的正常范围值来评估。例如,婴幼儿的血尿酸水平通常低于年长儿童和成人,在评估儿童血尿酸情况时要依据儿童特定的参考范围。
二、临床症状与病史采集
1.症状观察
询问患者是否有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症状,如突发的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等单关节红肿热痛,这是高尿酸血症相关痛风发作的典型表现。对于儿童,痛风性关节炎相对少见,但如果有不明原因的关节疼痛等情况也需要考虑高尿酸血症的可能。比如儿童出现膝关节突然肿胀疼痛,要结合血尿酸等检查进一步排查。
了解患者是否有尿路结石相关症状,如肾绞痛、血尿等,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盐结晶在泌尿系统沉积可能导致尿路结石。对于有家族性尿路结石病史的人群,要警惕高尿酸血症的可能,在诊断高尿酸血症时需要考虑这一相关表现。
2.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饮食情况,包括是否长期高嘌呤饮食,如频繁食用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长期高嘌呤饮食是导致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对于特殊人群,如素食者,如果出现血尿酸异常,需要考虑是否有其他因素影响,比如是否服用了影响尿酸代谢的药物等。
了解患者的家族病史,若家族中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其亲属患高尿酸血症的风险相对较高。对于儿童,要询问家族中是否有类似代谢性疾病的病史,因为某些遗传性代谢疾病可能导致高尿酸血症。同时,还要询问患者是否有慢性疾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慢性疾病可能与高尿酸血症相互影响,在诊断高尿酸血症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病史对尿酸代谢的影响。
三、其他辅助检查
1.尿尿酸测定
可以通过24小时尿尿酸测定来了解尿酸的排泄情况。正常情况下,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在1.5-4.4mmol/24h。如果尿尿酸排泄减少,提示尿酸生成过多;如果尿尿酸排泄增多,可能与肾小管重吸收尿酸功能障碍等有关。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尿尿酸测定有助于区分尿酸生成过多型和排泄减少型高尿酸血症,这对于制定治疗方案有一定指导意义。对于儿童,24小时尿尿酸测定时要注意正确收集尿液,确保收集时间准确、尿液量完整,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例如,儿童收集24小时尿液时可能需要家长协助,要向家长详细说明收集方法,避免尿液污染等情况影响检测结果。
2.关节超声或X线检查
对于有痛风性关节炎表现的患者,关节超声可以早期发现关节内尿酸盐结晶沉积,表现为关节滑膜增厚、关节腔积液、关节软骨及骨质破坏等情况。X线检查在痛风慢性期可能会发现骨质侵蚀、穿凿样缺损等典型表现。对于儿童,关节超声相对X线检查可能更具优势,因为超声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且无辐射,对于儿童关节病变的评估更加安全和准确。在检查过程中,要根据儿童的配合程度适当调整检查方法,确保检查顺利进行。例如,对于不配合的儿童,可以在其安静或睡眠状态下进行超声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