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护理需从多方面进行,包括每日用30-37℃温水清洁足部并避免刺激性清洁剂,清洁后用合适保湿剂保湿,日常及定期就医检查足部,选择合适鞋袜,避免足部受伤并正确修剪趾甲,同时严格控制血糖及血压、血脂等相关指标以预防和护理糖尿病足。
一、足部清洁护理
1.清洁频率与方法
每天用30-37℃的温水清洁足部,水温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神经病变,对温度感知不敏感,更要注意水温的把控。对于一般人群,每天清洁一次足部即可,若足部有出汗等情况可适当增加清洁次数。清洁时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拭,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尤其是趾间部位,要擦干水分,防止真菌滋生引发感染。
2.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
不要使用含酒精、香料等刺激性的清洁剂,这些物质可能会刺激足部皮肤,导致皮肤干燥、破损等问题,增加感染风险。
二、足部保湿护理
1.选择合适的保湿剂
清洁后可使用无刺激性的保湿霜涂抹足部,保持皮肤的水分,防止皮肤干裂。例如选择含有尿素、甘油等成分的保湿霜,这些成分能够有效地锁住皮肤水分,保持皮肤的柔软度。对于皮肤干燥较严重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保湿霜的使用频率,但要注意避免涂抹在趾间等容易滋生真菌的部位过多。
三、足部检查与观察
1.日常自我检查
每天要检查足部有无红肿、破溃、水疱、裂口等情况。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家长要协助其进行足部检查,因为儿童可能不太会主动关注足部状况。检查时要仔细查看足底、足背、趾甲周围等各个部位。如果发现足部有任何异常情况,如轻微的红肿或小的裂口,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定期就医检查
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足部检查,一般每3-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的足部评估,包括足部皮肤温度、颜色、感觉(如通过尼龙丝检查触觉等)、血管搏动等情况。医生可以通过专业的检查手段及时发现潜在的足部问题并进行干预。
四、穿着合适的鞋袜
1.鞋子的选择
选择大小合适、透气性好的鞋子,鞋子内部要宽松,避免挤压足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血液循环和神经感觉可能存在问题,不合适的鞋子容易导致足部受压,引发溃疡等问题。建议选择布鞋或透气性好的皮鞋,每天更换鞋子,让足部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要选择舒适、合脚且具有良好支撑性的儿童专用鞋,随着儿童足部的生长发育,要及时更换合适尺码的鞋子。
2.袜子的选择
选择棉质、柔软、透气性好的袜子,避免穿紧身袜或有破洞的袜子。袜子要每天更换,保持足部的清洁和舒适。避免袜子过紧影响足部血液循环,尤其是对于有周围血管病变的患者,良好的袜子选择有助于维持足部的血液循环。
五、避免足部受伤
1.防止外伤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足部,避免足部受到外伤,如避免赤足行走,防止被尖锐物体刺伤;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防止足部过度摩擦引起水疱等。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要避免其在玩耍时踢到硬物等导致足部受伤,家长要加强对儿童的看护。
2.正确修剪趾甲
定期修剪趾甲,但要注意方法正确。修剪趾甲时要将趾甲剪得平整,不要剪得太短,也不要剪破周围的皮肤。可以在洗脚后趾甲变软时进行修剪,使用锋利且消毒过的趾甲剪。如果自己修剪困难或担心修剪不当,可请家人协助或到医院由专业人员修剪。
六、控制血糖
1.血糖监测与控制目标
严格控制血糖是预防和护理糖尿病足的关键。糖尿病患者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一般来说,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非空腹血糖控制在<10.0mmol/L较为理想。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等方式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有助于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包括糖尿病足。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要根据其年龄、体重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血糖控制方案,家长要协助儿童进行饮食管理和规律的运动,确保儿童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
2.控制其他相关指标
同时要注意控制血压、血脂等相关指标,因为高血压、高血脂等也会加重糖尿病患者足部血管和神经的病变,不利于足部的护理和健康。例如,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血脂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控制在2.6mmol/L以下(对于高危患者可更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