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治疗包括创面清创(机械、自溶性、外科清创)、创面抗感染(局部抗感染药物、全身抗感染治疗)、促进创面愈合(生长因子类药物、敷料应用);护理包含体位护理(定期翻身、体位摆放)、皮肤护理(保持清洁干燥、皮肤保护)、营养支持护理(合理饮食、营养补充),需综合考虑不同人群特点进行相应操作。
一、褥疮的治疗
(一)创面清创
1.机械清创:对于一些浅表的褥疮创面,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等机械方法清除表面的坏死组织、污垢等。例如用无菌的生理盐水纱布轻轻擦拭创面,适用于创面污染较轻、坏死组织较少的情况,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只要创面适合均可采用,但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造成新的损伤。
2.自溶性清创:利用人体自身的酶作用使坏死组织溶解脱落。可以使用含有尿素等成分的敷料覆盖创面,通过创面自身的水分和酶来分解坏死组织,对于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患者都可应用,不过要根据患者的皮肤状况等调整敷料使用时间等。
3.外科清创:对于坏死组织较多、严重影响创面愈合的褥疮,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清创,如切除坏死组织等。但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比如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需要在手术前对患者的心肺功能等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手术安全。
(二)创面抗感染
1.局部抗感染药物:如果创面有感染迹象,可使用局部的抗感染敷料,如含有银离子的敷料等,银离子具有抗菌作用,能抑制创面细菌生长。对于儿童患者,要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有特殊不良反应的药物,优先选择相对安全的局部抗感染措施。
2.全身抗感染治疗:当褥疮感染严重,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等时,可能需要全身使用抗生素。但要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同时要考虑不同年龄患者的药物代谢差异等,比如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全,在选择抗生素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种类选择。
(三)促进创面愈合
1.生长因子类药物:一些促进细胞生长的生长因子可以应用于褥疮创面,如表皮生长因子等,能促进创面细胞的增殖和修复。但要注意其使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等要谨慎使用。
2.敷料的应用:根据创面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如水胶体敷料适用于部分渗出的创面,泡沫敷料适用于渗出较多的创面等。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患者要根据创面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类型,例如婴幼儿皮肤娇嫩,要选择更温和、低刺激的敷料。
二、褥疮的护理
(一)体位护理
1.定期翻身: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定时翻身是预防和护理褥疮的重要措施。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对于儿童患者,由于皮肤相对娇嫩且活动可能相对较多,但也需要根据其卧床情况定时调整体位,避免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翻身时要注意动作轻柔,可采用平移等方法,防止拖、拉、推等动作造成皮肤损伤。
2.体位摆放:可以使用合适的体位垫等辅助工具,保持患者身体处于合适的体位,如对于截瘫患者,要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等,不同年龄和病情的患者体位摆放要综合考虑其身体结构和康复需求等,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合并骨质疏松等情况,体位摆放要避免加重骨骼等方面的损伤。
(二)皮肤护理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为患者清洁皮肤,使用温和的清洁剂,清洁后要擦干皮肤,尤其是皮肤褶皱处等容易潮湿的部位。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儿童专用的温和清洁剂,避免刺激儿童皮肤。
2.皮肤保护:对于易发生褥疮的高危部位,可使用皮肤保护剂,如凡士林软膏等涂抹局部皮肤,形成保护膜,减少摩擦等对皮肤的损伤。但要注意根据患者皮肤状况选择合适的保护剂,如过敏体质患者要谨慎使用。
(三)营养支持护理
1.合理饮食:为患者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促进创面愈合和身体恢复。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营养需求不同,儿童患者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钙等营养以支持生长发育,老年患者要注意营养均衡,同时考虑其消化功能等情况,必要时可根据营养师的建议调整饮食结构。
2.营养补充: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可能需要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补充营养。例如对于不能经口充分进食的患者,可给予鼻饲等肠内营养支持,在进行营养补充护理时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关注不同人群的营养补充耐受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