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膜炎的评估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有发热、盗汗等全身症状及胸痛、呼吸困难等,体征有患侧呼吸运动等异常;实验室检查中胸水检查有常规、生化、病原学等项目,血液检查有血常规、PPD试验、T-SPOT.TB等;影像学检查有胸部X线和CT,各有不同表现及对不同年龄患者的特点。
一、临床表现评估
1.症状表现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通常会有发热症状,多为低热,可伴有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结核中毒症状。同时,患者会出现胸痛,疼痛性质多为刺痛,随着呼吸或咳嗽加重;还会有呼吸困难,这是因为胸腔积液积聚,压迫肺组织等导致通气功能受限,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比如儿童可能因表达不清而以哭闹、呼吸急促等非典型表现为主,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因素影响下,可能对症状的感知和表述会有个体差异。
2.体征检查
查体时可发现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减弱,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等体征,不同年龄人群体征可能有特点,儿童胸廓相对柔软,体征可能不如成人典型,需要更细致的检查来发现异常。
二、实验室检查
1.胸水检查
常规检查:胸水一般为渗出液,外观多呈草黄色、透明或微浊,比重高于1.018,白细胞计数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通过对胸水常规指标的检测,可以初步判断胸腔积液的性质,不同年龄患者胸水常规指标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胸水细胞组成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但总体以淋巴细胞增多为特点。
生化检查:胸水蛋白含量升高,一般大于30g/L,腺苷脱氨酶(ADA)活性升高,通常大于45U/L,这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有重要提示意义。ADA在结核性炎症时升高,是因为淋巴细胞在结核感染部位活跃增殖,ADA是淋巴细胞内的一种酶,其升高有助于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不同年龄患者ADA在胸水中的正常参考范围可能略有不同,但结核性胸膜炎时ADA升高的趋势是一致的。
病原学检查:胸水涂片抗酸染色找抗酸杆菌,阳性率较低,但如果找到抗酸杆菌则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胸水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相对较高,但培养周期较长,一般需要2-8周。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免疫力相对较低,结核菌感染后的表现可能不典型,胸水病原学检查需要更谨慎操作和观察结果。
2.血液检查
血常规:部分患者可有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血常规变化可能更明显,比如婴儿结核性胸膜炎时,血常规可能显示淋巴细胞比例升高更显著,而成人可能白细胞变化相对不突出。
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PPD试验是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观察局部反应来判断是否有结核感染。阳性结果提示曾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但不能区分是既往感染还是现症感染。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艾滋病患者等,PPD试验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儿童进行PPD试验时要注意操作规范和结果判断的特殊性。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如T-SPOT.TB):该检测是通过检测外周血中结核感染T细胞的数量来判断是否有结核感染,特异性和敏感性相对较高。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有重要价值,对于一些PPD试验阴性但高度怀疑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T-SPOT.TB检测可能有助于明确诊断,不同年龄人群检测结果的解读需要考虑其免疫状态等因素。
三、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早期可表现为患侧肋膈角变钝,随着胸腔积液增多,可出现弧形向上的致密影,大量积液时整个患侧胸部呈致密影,纵隔向健侧移位。不同年龄患者胸部X线表现有差异,儿童由于胸廓骨骼发育等因素,胸腔积液的X线表现可能与成人不同,儿童肋膈角变钝可能更容易被忽视,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2.胸部CT检查
胸部CT对于胸腔积液的检测比X线更敏感,能更清晰地显示胸腔积液的量、部位以及是否合并胸膜增厚、粘连等情况,还可以发现肺部是否有结核病灶,有助于明确结核性胸膜炎是否继发于肺部结核病灶。对于一些不典型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部CT能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在不同年龄患者中,CT检查的适应证和结果解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儿童进行CT检查时要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