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症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全身性与皮肤、系统疾病、神经精神、药物食物、环境等因素有关,局限性与局部摩擦、多汗等有关,有相应临床表现,通过临床表现和病史等诊断,要皮肤护理、避免刺激、治基础病、注意生活方式,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有各自注意事项。
全身性皮肤瘙痒症的常见原因
皮肤因素:老年人皮肤汗腺、皮脂腺功能减退,皮肤干燥,容易引发全身性皮肤瘙痒症;皮肤接触某些物质,如化纤衣物、某些洗涤剂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瘙痒;皮肤患有某些疾病,如银屑病、湿疹等,也常伴有瘙痒症状。
系统疾病:很多内科疾病可伴发皮肤瘙痒,如肝胆疾病(肝硬变、胆石症等),由于胆汁淤积,血中胆盐浓度升高,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瘙痒;肾脏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体内毒素不能及时排出,也可引起皮肤瘙痒;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糖尿病等,也常出现皮肤瘙痒症状,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皮肤内葡萄糖含量增高,刺激神经末梢,可引起瘙痒。
神经精神因素: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等神经精神疾病患者,以及过度紧张、兴奋、忧郁、疲劳等情绪状态下,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症状,这是因为神经功能紊乱影响了皮肤的感觉。
药物或食物因素:某些药物如吗啡、可待因、巴比妥类等可引起皮肤瘙痒;食用某些食物,如海鲜、芒果等,也可能导致部分人出现皮肤瘙痒。
环境因素:季节变化,冬季气候干燥,皮肤水分流失快,容易引起皮肤瘙痒;夏季高温多汗,皮肤受到汗液刺激也可能导致瘙痒。
局限性皮肤瘙痒症的常见原因
肛门瘙痒症:多与局部摩擦、多汗、卫生不良、蛲虫感染等有关;也可能与局部疾病,如痔疮、肛瘘、肛裂等刺激有关。
阴囊瘙痒症:常因局部多汗、摩擦、内裤材质不适等引起,也可能与局部真菌感染有关。
女阴瘙痒症:多见于中年或绝经后的女性,可能与阴道分泌物刺激、糖尿病、阴道炎、局部潮湿等因素有关。
皮肤瘙痒症的临床表现
全身性皮肤瘙痒症主要表现为全身各处均可瘙痒,常为阵发性,尤以夜间为重,患者因瘙痒搔抓后可出现抓痕、血痂、皮肤肥厚、色素沉着等继发性皮损。
局限性皮肤瘙痒症则在相应的局限部位出现瘙痒,如肛门瘙痒症主要局限于肛门周围皮肤,阴囊瘙痒症局限于阴囊部位,女阴瘙痒症局限于女阴部位等,同样也可因搔抓出现局部皮肤损害。
皮肤瘙痒症的诊断
医生主要根据患者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的临床表现,结合详细的病史询问,包括发病情况、有无系统疾病、接触史、用药史等进行诊断。必要时可能会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甲状腺功能等,以排除系统疾病引起的瘙痒。
皮肤瘙痒症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洗涤,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尽量使用温和的沐浴产品;洗澡后可适当涂抹保湿霜,保持皮肤湿润,尤其是老年人和皮肤干燥者更应注意。
避免刺激: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避免穿着化纤、羊毛等容易引起过敏或摩擦刺激皮肤的衣物;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及刺激性物质;减少搔抓,搔抓可能会加重瘙痒和皮肤损伤。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于患有系统疾病如肝胆疾病、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病情,有助于缓解皮肤瘙痒症状。
注意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合理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及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皮肤瘙痒症可能与尿布刺激、食物过敏等有关。要注意保持儿童皮肤清洁干燥,选择合适的尿布,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涤剂清洗儿童衣物和尿布;饮食上要注意观察是否有食物过敏情况,如发现食用某些食物后瘙痒加重,应避免再次食用。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搔抓后容易引起感染,家长要注意看护,尽量避免儿童搔抓皮肤。
老年人:老年人皮肤瘙痒症较为常见,由于皮肤干燥,要加强皮肤保湿,可选择滋润效果好的保湿霜。同时,要积极排查是否有系统疾病,如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血糖、甲状腺功能等。老年人行动不便,家人要帮助其做好皮肤护理,定期更换衣物,保持皮肤清洁。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出现皮肤瘙痒可能与体内激素变化、胆汁淤积等有关。要注意皮肤清洁和保湿,避免搔抓。如果瘙痒严重,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疾病,因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可能会影响胎儿健康。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