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源性鼻窦炎可引发耳部、鼻部、牙齿及口腔、全身等多方面症状,当出现耳部疼痛、闷胀感,鼻部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牙齿及口腔牙痛、松动、异味,全身发热、头痛且伴有相关区域不适时,均需考虑牙源性鼻窦炎并及时就医。
一、耳部症状相关就医指征
1.耳部疼痛
若患者本身有牙齿问题,同时出现耳部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且疼痛程度逐渐加重,可能提示牙源性鼻窦炎。因为牙源性感染可能通过解剖通道影响耳部周围组织,导致耳部牵涉痛。例如,上颌后牙的感染可能波及中耳区域,引起耳部疼痛,此时应及时就医。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抓耳等异常行为,而成人则能明确表述耳部疼痛。
2.耳部闷胀感
当患者感觉耳部有闷胀不适,如同堵塞了一样,同时伴有牙齿或鼻窦相关区域的不适时,需考虑牙源性鼻窦炎的可能。这种闷胀感可能是由于鼻窦炎症波及耳部周围结构,影响了耳部的正常气压平衡等所致。例如,上颌窦炎可能通过与中耳的解剖联系,导致耳部闷胀,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能出现,但儿童可能因表述不清而被忽视,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耳部及鼻部、牙齿相关症状。
二、鼻部症状相关就医指征
1.鼻塞
出现持续性或反复性鼻塞,且鼻塞程度随时间变化,同时伴有牙齿疼痛或牙齿周围不适时,要考虑牙源性鼻窦炎。因为牙源性感染可能蔓延至鼻窦,引起鼻窦黏膜肿胀,导致鼻塞。不同年龄人群鼻塞表现不同,儿童可能出现呼吸不畅、张口呼吸等情况,而成人则能明显感觉到鼻腔通气受阻。例如,上颌窦牙源性感染可引起上颌窦黏膜肿胀,导致单侧或双侧鼻塞。
2.流涕
若出现流涕症状,且流涕为脓性或黏脓性,同时伴有牙齿部位的疼痛或不适,需警惕牙源性鼻窦炎。牙源性感染引发鼻窦炎症后,鼻窦黏膜分泌增加,导致流涕。儿童可能出现鼻涕倒流至咽部,引起咳嗽等表现,而成人则能观察到鼻涕的性状和量的变化。比如,上颌后牙感染可能导致上颌窦炎,出现黄脓鼻涕等情况。
3.嗅觉减退
当患者感觉嗅觉较前减退,同时存在牙齿相关区域的异常,如牙痛、牙齿松动等情况时,应考虑牙源性鼻窦炎的可能。嗅觉减退是由于鼻窦炎症累及嗅区黏膜,影响嗅觉功能。不同年龄人群嗅觉减退的表现不同,儿童可能对气味的敏感度下降,如对食物香味的感知不如以前,而成人则能明确表述嗅觉不如以往灵敏。
三、牙齿及口腔症状相关就医指征
1.牙痛
长期存在牙痛,且牙痛与牙齿本身疾病不太相符,比如牙齿无明显龋坏等但仍有疼痛,同时伴有鼻部或耳部相关症状时,要考虑牙源性鼻窦炎的可能。因为牙源性感染可能向鼻窦蔓延,引起鼻窦炎症,进而刺激周围神经导致牙痛。不同年龄人群牙痛表现有差异,儿童可能哭闹、拒绝进食等,而成人则能准确描述牙痛的部位和性质。例如,上颌前磨牙的感染可能扩散至上颌窦,引起上颌窦炎并导致牙痛。
2.牙齿松动
若发现牙齿松动,同时伴有鼻窦区域的不适,如鼻塞、流涕等情况,需考虑牙源性鼻窦炎。牙齿松动可能是由于牙源性感染波及牙槽骨等周围组织,进而影响牙齿的稳固性。不同年龄人群牙齿松动的情况不同,儿童换牙期牙齿松动可能有其他原因,但如果是恒牙出现松动且伴有鼻窦症状则要警惕牙源性鼻窦炎,成人牙齿松动伴有鼻窦相关症状也应及时就医检查。
3.口腔异味
出现口腔异味,且异味持续存在,同时伴有牙齿或鼻窦相关区域的不适时,应考虑牙源性鼻窦炎的可能。牙源性感染引发鼻窦炎症后,可能导致口腔内出现异常气味,这是因为炎症产生的分泌物等通过口腔相关通道散发异味。不同年龄人群口腔异味的表现可能被忽视程度不同,儿童可能因家长观察不细致而未及时发现,而成人可能因自身能闻到异味而引起重视,但仍需进一步排查牙源性鼻窦炎的可能。
四、全身症状相关就医指征
1.发热
若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在37.3-39℃之间,同时伴有牙齿、鼻部、耳部等相关症状时,需考虑牙源性鼻窦炎。牙源性感染引起鼻窦炎症后,身体的免疫反应可能导致发热。儿童对发热的耐受性和表现与成人不同,儿童可能出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情况,而成人则可能感觉身体不适、乏力等。例如,严重的牙源性上颌窦炎可能引起发热症状。
2.头痛
出现头痛,且头痛部位与鼻窦区域相关,如前额部、面部等,同时伴有牙齿或耳部相关症状时,要考虑牙源性鼻窦炎。牙源性感染导致鼻窦炎症,炎症刺激周围神经可引起头痛。不同年龄人群头痛表现不同,儿童可能表述不清头痛部位,可能表现为哭闹、烦躁等,而成人能明确指出头痛的大致部位,如前额部头痛可能与上颌窦牙源性感染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