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上有诸多特点,体格检查有一般体征如发绀、颈静脉充盈等及胸部体征如肺部啰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等;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可现红细胞等变化、血气分析有低氧及二氧化碳分压变化、肝肾功能可能异常;影像学检查里X线有肺部基础疾病及心脏改变表现,超声心动图可检测肺动脉高压及观察右心结构和功能,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人群表现各有差异。
一、体格检查特点
(一)一般体征
患者常有发绀表现,这是由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导致肺功能障碍,氧摄取和运输能力下降,使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所致。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均可能出现,比如老年女性患者可能因基础肺功能相对较弱,发绀表现可能更为明显。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的患者发绀可能更易出现,且病史较长者发绀程度往往更重。
可有颈静脉充盈或怒张,这是因为右心功能不全时,静脉回流受阻,导致颈静脉压升高。对于儿童患者,颈静脉充盈需结合其年龄特点判断,正常儿童颈静脉一般不明显充盈,若出现则提示可能存在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
(二)胸部体征
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干啰音多是由于支气管痉挛或狭窄引起,湿啰音则与肺部感染、痰液潴留等有关。不同年龄人群肺部体征有所差异,儿童肺部组织相对娇嫩,感染时啰音分布可能不太典型;老年患者肺部弹性下降,啰音表现可能不典型但同样提示肺部存在病变。生活方式中,长期接触粉尘的患者肺部啰音出现概率可能增加,病史较长的患者肺部感染导致的啰音可能更频繁。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这是因为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内压力增高,导致肺动脉瓣关闭有力,表现为第二心音亢进。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基础心血管功能衰退,肺动脉高压时第二心音亢进更易被察觉;女性患者在相同病情下,可能因生理特点对肺动脉高压的耐受性与男性有所不同。
二、实验室检查特点
(一)血常规
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可升高,这是机体对慢性缺氧的代偿性反应,通过增加红细胞数量来提高携氧能力。在老年患者中,由于基础造血功能可能有所减退,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升高程度可能相对有限;女性患者在孕期等特殊生理阶段,若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血常规变化可能受生理因素影响。长期吸烟的患者可能本身存在红细胞基础值偏高情况,合并疾病后变化需综合判断。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变化,若合并感染,白细胞计数可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也会升高。儿童患者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变化可能更为剧烈,需密切关注。
(二)血气分析
可出现低氧血症,表现为血氧分压降低,同时可能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提示存在呼吸功能衰竭。不同年龄患者对低氧及高碳酸血症的耐受不同,老年患者可能更早出现意识障碍等并发症;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情况下,血气分析结果可能有一定波动,但疾病本身导致的血气变化是主要的。生活方式中,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加重机体缺氧状态,影响血气分析结果。
(三)肝肾功能检查
右心功能不全时,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等,肾功能也可能受到影响,出现尿素氮、肌酐升高等情况。对于老年患者,本身肝肾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减退,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时更易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女性患者在妊娠、更年期等特殊时期,肝肾功能变化需综合考虑生理因素与疾病因素。
三、影像学检查特点
(一)X线检查
肺部基础疾病表现,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等,肺气肿患者可见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等。不同年龄人群X线表现有差异,儿童肺部X线表现相对更具特异性,如先天性肺发育异常等可能在X线有特殊表现;老年患者肺部X线可能因长期病变出现更为复杂的表现。生活方式中,长期接触化学毒物的患者肺部X线可能有特殊改变。
心脏改变,可见肺动脉段突出、右心室增大等表现。年龄较大患者心脏结构可能发生一定退行性改变,右心室增大表现可能不典型;女性患者心脏大小及形态在生理状态下与男性有差异,疾病导致的心脏改变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二)超声心动图
可检测肺动脉高压情况,通过测量肺动脉收缩压等指标来判断。儿童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时需注意操作的准确性,因其心脏结构相对较小;老年患者可能因肥胖等因素影响超声图像质量,但仍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女性患者在检查时,需考虑乳腺等因素对超声图像的干扰,必要时需调整检查方法。
观察右心结构和功能,如右心室壁厚度、右心室射血分数等。不同年龄人群右心结构和功能的正常参考值不同,儿童有其自身的生长发育阶段特点,老年患者右心功能可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退,疾病状态下变化更为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