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检查包括影像学、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影像学中胸部X线可初筛,CT更优;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白细胞、CRP、PCT等)、病原学(痰涂片培养、血培养、核酸检测等);其他检查有动脉血气分析(评估氧合和酸碱平衡)、胸腔积液检查(明确积液性质和病原菌等)。不同人群在各项检查中的表现和意义有一定差异,但各项检查对诊断和指导治疗均有重要作用。
一、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或CT检查
X线检查:是社区获得性肺炎常用的初筛检查方法。通过胸部X线可观察肺部是否存在浸润影等肺炎相关的影像学改变。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患者,胸部X线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在X线片上多表现为肺部斑片状阴影;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病史的患者,X线可能会显示原有病变基础上的新变化。一般来说,胸部X线可以初步判断肺炎的部位、范围等情况,但对于一些细微病变或早期病变的显示可能不如CT敏感。
CT检查:对于胸部X线难以明确诊断的情况,CT检查更具优势。它能够发现更小的病灶,对于判断肺炎的严重程度、是否存在并发症(如肺脓肿、胸腔积液等)有重要价值。比如,在判断是否存在早期的间质性肺炎改变、是否有亚段及以下支气管的病变等方面,CT比X线更清晰。不同人群中,CT的应用指征可能有所不同,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CT有助于更早发现不典型的肺炎表现。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大多数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例如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能白细胞计数不升高甚至降低,但中性粒细胞比例仍可能升高。不同性别之间一般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生活方式相关因素如吸烟等可能会影响白细胞及分类的结果,吸烟患者可能本身基础白细胞水平与不吸烟患者不同,在肺炎发生时,其血常规变化可能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C-反应蛋白(CRP):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CRP通常会升高,且其升高程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关。例如,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CRP升高往往更为明显。在不同年龄人群中,CRP的正常范围及升高后的临床意义基本一致,但儿童由于其生理特点,CRP的动态变化可能更能反映病情的进展或恢复情况。
降钙素原(PCT):PCT在细菌感染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时会升高,而病毒感染时通常正常或仅轻度升高。这对于鉴别社区获得性肺炎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有一定帮助。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是否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可能会影响PCT的检测结果,在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
2.病原学检查
痰涂片及痰培养:患者留取合格的痰液标本进行涂片革兰染色和培养,有助于发现病原菌。但痰标本容易受到口咽部定植菌的污染,所以需要规范留取标本。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留取合格痰标本的难度不同,儿童留取痰标本相对较困难,需要更耐心的操作。对于有吸烟史的患者,其口咽部定植菌情况可能与不吸烟患者不同,会影响痰培养的结果判断。通过痰培养可以明确病原菌种类,从而指导抗生素的选择,但培养需要一定时间,可能会延误早期治疗。
血培养:对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培养是重要的病原学检查方法。血培养可以发现血流中的病原菌,对于明确是否为血流感染相关的肺炎以及指导抗生素治疗有重要意义。不同性别患者血培养的阳性率一般无显著差异,但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血培养阳性率可能会降低,需要多次送检血培养以提高阳性率。
核酸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核酸检测方法,可对常见的肺炎病原体(如肺炎链球菌、流感病毒、支原体等)进行快速检测。例如,对于支原体肺炎,核酸检测可以快速明确诊断。不同年龄人群中,核酸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基本一致,但在儿童中,由于标本采集等因素,需要更加规范操作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三、其他检查
1.动脉血气分析
对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可以评估患者的氧合情况和酸碱平衡状态。通过动脉血气分析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以及酸碱失衡等情况。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临床意义相同,但对于有慢性肺部疾病病史的患者,其基础的血气状态可能不同,在肺炎发生时,血气分析结果的变化更能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时,动脉血气分析可能会显示更明显的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
2.胸腔积液检查
如果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合并胸腔积液,需要进行胸腔积液的相关检查,包括胸水常规、生化、涂片、培养等。通过胸水检查可以明确胸腔积液的性质(渗出液或漏出液),以及是否存在病原菌感染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胸腔积液的病因可能有所不同,儿童胸腔积液可能更多与感染相关,而成人胸腔积液可能有多种病因,在分析胸水检查结果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