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有多种症状表现,脊柱相关症状包括下腰部疼痛(隐匿起病、休息加重活动后缓解,青少年和中青年男性易首发)、脊柱僵硬(晨起或休息后明显、持续超30分钟、活动后可缓解且随病情进展加重)、脊柱活动受限(前屈、后伸等活动范围渐小);外周关节症状有髋关节受累(疼痛肿胀活动受限、青少年常见)、膝关节受累(疼痛肿胀积液等、与全身炎症反应有关)、踝关节受累(疼痛肿胀跛行等、潮湿寒冷环境可加重);关节外症状包含眼部症状(约25%患者有葡萄膜炎或虹膜炎、红肿疼痛畏光流泪等)、肺部症状(晚期可咳嗽咳痰胸痛等、与胸廓活动受限及炎症累及有关、男性易出现)、心脏症状(少数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可有心悸胸闷等、与炎症累及心脏结构有关)。
一、症状表现
(一)脊柱相关症状
1.下腰部疼痛
多为隐匿起病,疼痛部位主要在下腰部,一般持续3个月以上。疼痛特点为休息时加重,活动后缓解。例如,患者在夜间睡眠时可能因腰部疼痛而醒来,适当活动后疼痛可有所减轻,但活动过多又可能导致疼痛再次加重。这种疼痛与炎症因素有关,炎症物质刺激脊柱周围的神经末梢,引起疼痛感觉。从年龄角度看,青少年和中青年男性相对更易出现下腰部疼痛作为强直性脊柱炎的首发症状,可能与这一年龄段人群的免疫系统活跃以及脊柱生长发育等因素相关。
2.脊柱僵硬
早晨起床或长时间休息后脊柱僵硬感明显,称为晨僵。一般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活动后可缓解,但活动一段时间后可能又会再次出现僵硬。随着病情进展,脊柱僵硬程度会逐渐加重,影响脊柱的正常活动范围。例如,患者早晨起床后可能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缓慢地进行翻身、坐起等动作,脊柱像被“锁住”一样不灵活。这是因为炎症导致脊柱周围的关节、韧带等组织发生粘连、纤维化,影响脊柱的正常运动功能。在性别方面,男性患强直性脊柱炎出现脊柱僵硬的情况相对较多见,可能与男性的遗传易感性等因素有关。
3.脊柱活动受限
随着病情发展,患者脊柱的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等活动范围逐渐减小。例如,患者可能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轻松地触摸到脚尖(脊柱前屈受限),或者转身时会感到困难(脊柱旋转受限)。这是由于脊柱关节的炎症、破坏以及周围肌肉的萎缩、纤维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儿童患者,脊柱活动受限可能会影响其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日常活动,如影响上学时的坐姿、行走姿势等,需要早期进行干预。
(二)外周关节症状
1.髋关节受累
是强直性脊柱炎常见的外周关节受累部位。表现为髋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疼痛可放射至腹股沟、大腿内侧等部位。患者可能出现行走困难,尤其是上下楼梯时,髋关节疼痛会明显加重。髋关节受累会严重影响患者的下肢活动功能,进而影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从年龄来看,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髋关节受累,但青少年患者相对更为常见,因为青少年时期是髋关节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炎症对髋关节的影响较大。
2.膝关节受累
膝关节可出现疼痛、肿胀、积液等表现。患者感觉膝关节处疼痛不适,行走时疼痛加剧,部分患者可出现膝关节肿胀,皮肤温度可能升高。膝关节受累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也较为常见,其发生与脊柱炎症的蔓延以及全身炎症反应有关。对于女性患者,膝关节受累的情况可能与女性的生理特点以及激素水平等因素有一定关联,但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3.踝关节受累
踝关节可出现疼痛、肿胀,行走时疼痛明显。患者可能出现跛行等表现。踝关节受累也是强直性脊柱炎外周关节受累的常见部位之一,炎症累及踝关节周围的关节组织,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果患者长期处于潮湿、寒冷的环境中,可能会加重踝关节受累的症状,因为寒冷、潮湿的环境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使炎症反应加重。
(三)关节外症状
1.眼部症状
约25%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会出现眼部受累,常见的眼部表现为葡萄膜炎或虹膜炎。患者可出现眼睛红肿、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等严重后果。例如,患者会感觉眼睛疼痛难忍,不敢睁眼,对光线敏感。眼部症状的出现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全身炎症反应相关,炎症累及眼部的相关组织引起炎症病变。对于儿童患者,眼部受累需要特别关注,因为儿童的视力发育尚未成熟,眼部炎症可能会对视力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应尽早发现并治疗。
2.肺部症状
晚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能出现肺部受累,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肺间质纤维化等病变。肺部症状的发生是由于脊柱病变影响胸廓活动,导致肺部长期处于相对受限的状态,加上炎症的累及,引起肺部组织的病变。男性患者相对更易出现肺部受累的情况,可能与男性的疾病进展特点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
3.心脏症状
少数患者可出现心脏受累,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传导阻滞等。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心脏受累是强直性脊柱炎较为严重的关节外表现之一,其发生机制与炎症累及心脏的相关结构有关。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病史的患者,强直性脊柱炎合并心脏受累可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心脏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