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痛常见于感染(病毒、细菌)和非感染(环境、过敏)因素,牙龈肿痛多因局部牙龈炎症(牙龈炎、牙周炎)和牙齿问题(龋齿、智齿冠周炎),两者可能因感染性因素共同作用或全身因素影响而同时出现,出现症状时要注意口腔卫生、适当休息,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一、喉咙痛的常见原因
1.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
如普通感冒病毒,可引起喉咙黏膜的炎症反应,导致喉咙痛。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相对成人更易受到病毒感染引发喉咙痛,且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恢复时间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一般在1-2周左右。成人也会因接触病毒而发病,比如在流感流行季节,感染流感病毒后除了发热、咳嗽等症状外,喉咙痛较为常见。
EB病毒感染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除喉咙痛外,还常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等表现,青少年及年轻成人相对更容易感染该病毒引发此类症状。
细菌感染:
常见的有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导致急性扁桃体炎,出现喉咙剧烈疼痛,吞咽时加重,扁桃体充血、肿大,有的还会有脓性分泌物。儿童扁桃体相对较大,在细菌感染时更容易受到影响,且可能反复发生急性扁桃体炎。成人也可患病,尤其是在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如过度疲劳、受凉等诱因下容易发病。
2.非感染因素
环境因素:
长期处于干燥、粉尘多的环境中,喉咙黏膜容易受到刺激,导致喉咙痛。例如在一些工厂工作的人群,长期接触粉尘,若防护不当,就容易出现喉咙不适。空气寒冷、污染严重时也会刺激喉咙,北方冬季空气干燥且寒冷,有些人不注意保暖和保湿,容易出现喉咙痛。
过度用嗓,如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长时间说话、唱歌,会使喉咙黏膜受损,引起喉咙痛。儿童如果长时间哭闹,也可能导致喉咙黏膜疲劳,出现喉咙痛情况。
过敏反应:
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某些食物等,可引起喉咙的过敏反应,出现喉咙痒、痛等症状。儿童由于接触外界环境的机会增多,接触过敏原的概率相对较高,比如春季花粉过敏时,儿童可能出现喉咙痛伴随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症状。成人也会因接触过敏原而发病,如食用海鲜后过敏,出现喉咙肿胀、疼痛等表现。
二、牙龈肿痛的常见原因
1.局部牙龈炎症
牙龈炎:
主要是由于口腔卫生不良,牙菌斑、牙结石堆积在牙龈边缘,刺激牙龈组织引起炎症。儿童如果口腔清洁不到位,比如没有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就容易患牙龈炎,出现牙龈红肿、疼痛,尤其在刷牙或进食时容易出血。成人如果长期不注意口腔卫生,也会引发牙龈炎,导致牙龈肿痛。
青春期牙龈炎与青春期内分泌变化有关,此时如果口腔卫生状况不佳,更容易出现牙龈红肿、出血、肿痛等症状,青少年时期的人群需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以预防此类情况。
牙周炎:
是由牙龈炎进一步发展而来,牙周组织遭到破坏,除了牙龈肿痛外,还可能伴有牙齿松动、移位等情况。成人中老年人相对发病率较高,但近年来由于口腔卫生意识的差异,青少年也可能因不良口腔卫生习惯等因素患早期牙周炎。儿童一般较少患牙周炎,但如果有严重的口腔卫生问题,也可能在青春期前出现类似早期牙周炎的表现。
2.牙齿问题
龋齿:
当龋齿发展到较深的程度,接近牙髓时,可引起牙髓炎症,炎症蔓延至根尖周组织或牙龈周围,导致牙龈肿痛。儿童如果爱吃甜食,又不注意口腔清洁,龋齿发生率较高,一旦龋齿引发牙髓感染等情况,就容易出现牙龈肿痛。成人龋齿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也会出现类似问题。
智齿冠周炎:
多见于18-25岁的青年人群,智齿萌出过程中,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炎症,出现牙龈肿痛,严重时可伴有张口受限、面部肿胀等。儿童一般不会长智齿,所以智齿冠周炎主要发生在青少年及成人阶段。如果智齿位置不正,萌出受阻,更容易引发冠周炎导致牙龈肿痛。
三、喉咙痛和牙龈肿痛同时出现的可能关联
1.感染性因素共同作用
当机体受到同一病原体感染时,可能同时引起喉咙和牙龈的炎症反应。例如,某些病毒感染不仅会引起喉咙的炎症,还可能波及牙龈组织。EB病毒感染除了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全身症状外,也可能导致牙龈的轻度炎症,出现牙龈肿痛伴随喉咙痛的情况。细菌感染时,如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口腔-咽喉部感染,可能同时累及喉咙和牙龈,导致两者同时出现肿痛症状。儿童在感染时,由于全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可能更易出现多个部位同时受感染影响的情况,比如同时出现喉咙和牙龈的炎症表现。
2.全身因素影响
身体抵抗力下降时,无论是喉咙还是牙龈都更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例如,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的人群,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可能同时出现喉咙痛和牙龈肿痛。营养缺乏,如缺乏维生素C等,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和组织的修复,导致喉咙黏膜和牙龈组织的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炎症,出现喉咙痛和牙龈肿痛的情况。儿童如果挑食,容易出现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缺乏,增加患病风险;成人长期节食减肥等也可能导致营养缺乏,引发相关症状。
喉咙痛和牙龈肿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具体情况需要结合个体的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综合判断,当出现此类症状时,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适当休息,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