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膀胱有储尿期和排尿期症状。储尿期有尿频(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尿急(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尿失禁(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排尿期有排尿困难(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尿潴留(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
一、储尿期症状
1.尿频
具体表现: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会出现频繁的排尿感觉,排尿次数明显增多。例如,正常成年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而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可能白天排尿超过10次,夜间也会多次起床排尿。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频症状可能更为突出,因为儿童的膀胱容量相对较小,且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受到神经源性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尿频。比如一些脊髓损伤导致神经源性膀胱的儿童患者,尿频症状会严重影响其生活和学习。
生活方式影响:大量饮水会加重尿频症状,因为过多的水分摄入会增加肾脏的滤过率,使膀胱内尿液生成增多。而减少液体摄入(尤其是避免在傍晚过多饮水)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尿频,但这只是暂时的对症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神经源性膀胱的问题。
病史影响:有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如脊髓病变、脑血管意外等病史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尿频症状,这是因为原发病已经影响了神经系统对膀胱的调控功能。
2.尿急
具体表现:患者会突然产生强烈的排尿欲望,难以控制,往往还未到达厕所就可能出现尿液不自主流出的情况。例如,患者正在进行日常活动时,突然感觉尿急,必须立即找到厕所排尿,否则就会出现尿失禁。
年龄因素影响:对于老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急可能会导致夜间睡眠受到严重影响,因为夜间突然的尿急可能会使患者从睡眠中惊醒,频繁起床排尿,影响睡眠质量。而儿童患者尿急时可能会因为无法准确表达或控制,导致在不合适的场合出现尿失禁,影响其心理和社交发展。
生活方式影响:一些刺激性食物或饮料的摄入,如咖啡、酒精等,可能会加重尿急症状。因为这些物质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会兴奋膀胱逼尿肌,导致尿急感更加强烈。
病史影响:如果患者有神经系统肿瘤病史,肿瘤可能会压迫神经系统,影响膀胱神经的正常传导,从而加重尿急症状。
3.尿失禁
具体表现:根据不同的神经源性膀胱类型,尿失禁的形式有所不同。如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可能表现为急迫性尿失禁,患者在强烈尿急后无法控制尿液排出;而松弛性神经源性膀胱可能表现为充盈性尿失禁,膀胱过度充盈后尿液不自主流出。
年龄因素影响:成年女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出现尿失禁可能会对其社交活动产生较大影响,因为尿失禁可能会导致异味、潮湿等问题,影响其自信心和日常社交。而老年男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失禁可能会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因为尿液长期残留可能会滋生细菌。儿童尿失禁则可能会影响其心理发育,导致自卑等心理问题。
生活方式影响:长时间站立或剧烈运动可能会加重尿失禁症状,因为这些动作可能会增加腹压,促使尿液流出。而适当的盆底肌训练(但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因为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盆底肌功能可能也受到影响)可能对改善尿失禁有一定帮助,但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
病史影响: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病史的患者,糖尿病神经病变会损害神经系统,包括膀胱神经,从而导致尿失禁等神经源性膀胱症状,且病史越长,尿失禁可能越严重。
二、排尿期症状
1.排尿困难
具体表现:患者在排尿时需要用力才能排出尿液,尿线变细、射程变短,甚至出现间断排尿的情况。例如,患者排尿时需要长时间屏气用力,尿液呈点滴状排出。
年龄因素影响:老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困难可能会导致尿潴留的发生风险增加,因为老年患者的膀胱逼尿肌功能本身可能就有所下降,再加上神经源性因素的影响,更容易出现尿液排出不畅。儿童患者排尿困难可能会影响其膀胱和肾脏的发育,因为长期排尿困难会导致膀胱内压力升高,进而影响上尿路的功能。
生活方式影响:缺乏运动可能会加重排尿困难,因为运动可以促进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功能,缺乏运动则会使逼尿肌功能进一步减退。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等,可能有助于改善排尿困难,但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合理安排。
病史影响:有前列腺增生病史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前列腺增生本身就会导致排尿困难,再加上神经源性因素的叠加,会使排尿困难症状更加严重。
2.尿潴留
具体表现:膀胱内尿液不能排出,完全潴留或部分潴留。完全性尿潴留时患者下腹部膨隆,可触及胀满的膀胱;部分性尿潴留时患者可能仍有少量尿液排出,但膀胱内始终有残余尿液。
年龄因素影响:新生儿神经源性膀胱导致的尿潴留可能会引起肾脏功能损害,因为尿液潴留会使膀胱内压力升高,反流至肾脏,影响肾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老年患者尿潴留可能会导致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结石等并发症,因为长期尿液潴留为细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且尿液中的矿物质可能会沉积形成结石。
生活方式影响:长时间憋尿会加重尿潴留,因为憋尿会使膀胱过度充盈,进一步损害膀胱逼尿肌的功能,导致尿潴留难以缓解。而及时排尿,避免长时间憋尿,有助于预防尿潴留的发生。
病史影响:有脊髓损伤病史的患者,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神经功能受损,会影响膀胱的排尿反射,容易发生尿潴留。如果脊髓损伤病史较长,尿潴留可能会导致慢性的膀胱-输尿管反流等问题,进而影响肾脏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