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筛窦炎是双侧筛窦的炎症性疾病,病因有感染、鼻腔疾病影响、邻近器官感染波及等,临床表现有局部症状(鼻塞、流涕、头痛)和全身症状(发热、全身不适),诊断靠症状评估、鼻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分药物、鼻腔冲洗、手术,预防要增强免疫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积极治疗鼻腔疾病
一、双侧筛窦炎的定义
双侧筛窦炎是指双侧筛窦发生的炎症性疾病。筛窦是鼻腔周围含气颅骨内的一组含气小腔,左右各一,双侧筛窦炎即两侧的筛窦均出现炎症反应。
二、病因
1.感染因素
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例如,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这些细菌容易侵入筛窦引发炎症。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对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而患双侧筛窦炎。
病毒感染:如感冒病毒感染,初始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可能蔓延至筛窦,引发筛窦的炎症反应。在流感流行季节,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发生双侧筛窦炎的风险会增加。
2.鼻腔疾病影响
鼻窦炎蔓延:如果患者本身患有单侧筛窦炎,炎症可能向对侧筛窦蔓延,导致双侧筛窦炎。例如,鼻腔内的息肉、鼻甲肥大等病变,会影响筛窦的引流,使筛窦内分泌物积聚,容易滋生细菌引发炎症,进而可能从单侧发展为双侧。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患者鼻腔黏膜处于过敏状态,长期的过敏反应会导致筛窦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增加双侧筛窦炎的发生风险。过敏体质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相对更易受过敏性鼻炎影响进而引发双侧筛窦炎。
3.邻近器官感染波及:如眼眶、颅脑等邻近器官的感染可能波及筛窦。例如,眼部的感染性疾病,炎症可能通过解剖学上的通道蔓延至筛窦,引起双侧筛窦炎症。对于有眼部感染病史的人群,需要密切关注筛窦情况,预防双侧筛窦炎的发生。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鼻塞:双侧鼻腔黏膜因炎症出现肿胀,导致鼻塞,患者会感觉呼吸不畅。儿童双侧筛窦炎时,可能表现为张口呼吸,影响睡眠质量,长期可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
流涕:可出现流涕症状,流涕性质可因病因不同而异。细菌感染引起的双侧筛窦炎,流涕多为脓性;病毒感染初期可能为清水样涕,后期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变为脓性涕。
头痛:筛窦炎引起的头痛有一定特点,可表现为前额部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可能通过哭闹、烦躁等表现来提示头痛不适。
2.全身症状
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不同程度升高。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完善,双侧筛窦炎时更容易出现发热,且发热可能较为突然和明显,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全身不适:患者可能感到乏力、精神不振等全身不适症状。对于儿童来说,可能会影响其日常活动和食欲。
四、诊断方法
1.症状评估: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包括鼻塞、流涕、头痛、发热等情况,以及症状出现的时间、演变过程等。通过对症状的了解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双侧筛窦炎的可能。
2.鼻内镜检查:鼻内镜可以直接观察鼻腔内筛窦开口及筛窦黏膜的情况,能发现筛窦开口是否有堵塞、黏膜是否充血、肿胀、有脓性分泌物等表现。对于儿童进行鼻内镜检查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小儿鼻内镜,操作要轻柔,减少对儿童的刺激。
3.影像学检查
鼻窦CT:鼻窦CT是诊断双侧筛窦炎的重要影像学手段。通过鼻窦CT可以清晰地看到双侧筛窦的结构,判断筛窦内是否有炎症改变,如黏膜增厚、窦腔密度增高、是否有积液等情况。儿童进行鼻窦CT检查时,要注意辐射防护,但在必要情况下,为了明确诊断,权衡利弊后仍需进行。
五、治疗原则
1.药物治疗
抗生素:如果考虑为细菌感染引起的双侧筛窦炎,会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抗生素。例如,对于常见的呼吸道细菌感染致病菌,可能会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但具体药物需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判断,儿童用药需特别注意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和剂量范围。
鼻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筛窦黏膜的水肿,改善鼻腔通气和引流。鼻用糖皮质激素对于各年龄段患者都可使用,但儿童使用时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长期滥用。
黏液促排剂:有助于促进筛窦内黏稠分泌物的排出,改善筛窦的引流情况。
2.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海水进行鼻腔冲洗,可以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减轻黏膜水肿,对于双侧筛窦炎的治疗有辅助作用。儿童进行鼻腔冲洗时,要选择合适的冲洗器具和冲洗液浓度,避免造成不适或损伤。
3.手术治疗:如果双侧筛窦炎经保守治疗无效,或者存在筛窦结构异常等情况,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主要是通过内镜下的鼻窦手术,开放筛窦开口,清除病变组织,改善筛窦的引流和通气。但手术有一定适应证和禁忌证,需严格掌握。
六、预防措施
1.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保证均衡的营养摄入,对于各年龄段人群都很重要。儿童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适度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儿童可以进行户外活动、玩耍等,成年人可以进行慢跑、游泳等运动。
2.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减少病毒和细菌的侵入机会。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
保暖防寒: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更容易受到气温变化的影响而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进而引发双侧筛窦炎等并发症。
3.积极治疗鼻腔疾病:对于患有过敏性鼻炎、鼻息肉、鼻甲肥大等鼻腔疾病的患者,要积极进行治疗,控制病情发展,防止炎症蔓延至筛窦引发双侧筛窦炎。例如,过敏性鼻炎患者要规范使用抗过敏药物,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