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致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病因有血栓等。

血栓是肺栓塞常见的栓子,通常来自下肢深静脉血栓。长期卧床、下肢骨折、静脉曲张等情况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当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时,就会引发肺栓塞。例如,长期卧床的患者,下肢活动减少,血液回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脂肪栓子(多来自长骨骨折、脂肪组织严重挫伤等)、羊水栓子(常见于分娩过程中)、空气栓子(多因静脉穿刺、人工气胸等医疗操作或潜水等情况导致)等也可引起肺栓塞,但相对少见。呼吸困难是常见的症状,多为突然发生,程度可轻可重。例如,患者可能在安静状态下突然感到呼吸急促。还可表现为胸膜炎性胸痛或心绞痛样疼痛。
患者需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以防止栓子进一步脱落。对于有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的患者,需给予吸氧治疗,改善缺氧状况。常用的抗凝药物有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抗凝治疗可以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展和新血栓形成,促进机体自身溶解已形成的血栓。例如,低分子肝素由于其使用方便、出血风险相对较低等优点,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