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行为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行为治疗
对于轻度尿失禁患者,行为治疗是基础且有效的方式。盆底肌训练(凯格尔运动)是常用方法,患者可通过有意识地收缩肛门和尿道周围的肌肉,增强盆底肌力量,改善控尿能力。一般建议每天进行3-4组,每组收缩10-15次。膀胱训练也较为重要,患者需定时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以增加膀胱容量和控尿能力。
2.药物治疗
不同类型的尿失禁用药不同。压力性尿失禁可选用α受体激动剂,如盐酸米多君,它能增加尿道阻力,减少漏尿。急迫性尿失禁常用抗胆碱能药物,如托特罗定,可抑制膀胱逼尿肌过度收缩,缓解尿频、尿急症状。但药物治疗可能会有口干、便秘等副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手术治疗
若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尿失禁症状严重,可考虑手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常用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通过植入吊带增加尿道阻力,改善控尿功能。急迫性尿失禁在明确病因后,如存在膀胱过度活动症且保守治疗无效,也可进行相应手术。
尿失禁患者治疗期间要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预防尿路感染。同时,及时就医明确尿失禁类型,以便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