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源性鼻窦炎在症状表现上有局部鼻部症状(鼻塞、黏脓涕、面部胀痛压痛等)、牙齿症状(患牙病史及不适)和相对不典型的全身症状;检查包括口腔检查(查患牙及牙髓活力)和影像学检查(鼻窦CT、口腔曲面体层片或根尖片);病史询问需详细了解牙齿病史及不同年龄患者相关情况。
一、症状表现方面
1.局部症状
鼻部症状:牙源性鼻窦炎患者常伴有患侧鼻塞,多为持续性,且流涕情况有特点,一般为黏脓涕,可能有异味,这是因为感染与牙齿相关,炎症产生的分泌物有独特成分。同时,患侧还可能出现面部胀痛、压痛等症状,疼痛部位与患牙位置相关,比如上颌后牙病变引起的牙源性鼻窦炎,面部上颌区域会有明显压痛。
牙齿症状:患者往往有患牙的病史,比如患牙有龋坏、疼痛、松动等情况。例如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二磨牙的根尖周感染,容易波及上颌窦,导致牙源性鼻窦炎,此时患牙会有明显不适,如咀嚼时疼痛等。
2.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全身不适,如乏力、低热等,但全身症状相对一般鼻窦炎可能不典型,这与牙源性感染局限于局部相关,但也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精神不佳、食欲减退等情况,因儿童表达能力有限,需仔细观察其身体状况。
二、检查方面
1.口腔检查
详细检查患牙,查看是否有龋齿、牙髓坏死、根尖周病变等情况。例如检查牙齿的颜色、形态,有无龋洞,探诊时患牙的反应等。如果发现患牙有根尖周病变,如根尖区牙龈红肿、窦道形成等,提示可能与牙源性鼻窦炎相关。
进行牙齿的活力测试,如牙髓活力电测试或冷、热测试,判断牙髓是否有活力,有助于明确牙齿病变情况,因为牙髓坏死的牙齿更易引发根尖周感染进而导致牙源性鼻窦炎。
2.影像学检查
鼻窦CT检查:这是重要的检查手段。通过鼻窦CT可以清晰观察鼻窦的情况,能看到鼻窦内是否有炎症改变,如黏膜增厚、积液、脓肿形成等,还能明确鼻窦与牙齿的解剖关系。例如能看到上颌窦与上颌后牙牙根的位置关系,若牙根与上颌窦关系密切,且上颌窦有炎症表现,提示牙源性鼻窦炎的可能性大。儿童进行鼻窦CT检查时要注意辐射防护,可采取必要的屏蔽措施。
口腔曲面体层片或根尖片:口腔曲面体层片可以了解全口牙齿及牙槽骨的情况,根尖片则能详细观察单个牙齿的根尖周情况。通过这些口腔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患牙的根尖周病变,如根尖周骨质破坏等,这对于判断牙源性鼻窦炎的病因至关重要。
三、病史询问方面
详细询问患者的牙齿病史,包括牙齿疼痛的时间、性质,牙齿是否受过外伤,是否进行过牙齿治疗等情况。例如患者既往有上颌后牙反复疼痛史,且未得到有效治疗,此时出现鼻部症状,就要高度怀疑牙源性鼻窦炎。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询问重点略有不同,儿童患者要询问家长关于牙齿是否有不适、是否有不良口腔卫生习惯等情况,因为儿童的口腔卫生情况可能影响牙齿健康进而引发牙源性鼻窦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