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骨髓炎的感染途径包括血源性感染(儿童多见长骨干骺端,成人也可因他处感染血行播散)、创伤性感染(开放性骨折及医源性感染)、蔓延性感染(邻近软组织感染蔓延);临床表现有全身症状(儿童起病急骤高热等,成人相对较轻)和局部症状(疼痛、红肿热、功能障碍、脓肿形成等)。
一、感染途径
(一)血源性感染
1.儿童情况:儿童急性骨髓炎中血源性感染较为常见,多发生于长骨干骺端。由于儿童骨骺板附近的微小终末动脉与毛细血管往往弯曲形成血管襻,血流缓慢,细菌容易在此处停留。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可从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如皮肤疖肿、扁桃体炎等,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骨组织引发感染。
2.成人情况:成人血源性感染相对儿童较少,但也可能因身体其他部位的严重感染,细菌入血后播散至骨。
(二)创伤性感染
1.开放性骨折:开放性骨折时,外界的细菌直接侵入骨组织,如锐器伤、火器伤等导致骨折同时伴有皮肤破损,细菌随伤口进入骨内,引发急性骨髓炎。比如交通事故导致的开放性胫骨骨折,若伤口污染严重,极易发生细菌感染。
2.医源性感染:在骨科手术过程中,如假体植入手术等,如果手术部位消毒不严格、术中操作不符合无菌要求,可能将细菌带入骨组织,引起医源性的急性骨髓炎。
(三)蔓延性感染
1.邻近软组织感染蔓延:邻近骨组织的软组织感染可直接蔓延至骨,如脓性指头炎可蔓延至指骨引起骨髓炎;足部的感染,如糖尿病患者足部的感染,可蔓延至足部的骨骼导致急性骨髓炎。
二、临床表现
(一)全身症状
1.儿童:儿童急性骨髓炎全身症状较为明显,起病急骤,常表现为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以上,伴有寒战、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由于儿童对感染的反应较为敏感,病情发展较快。
2.成人:成人急性骨髓炎全身症状相对儿童较轻,但也可出现发热、畏寒等表现,体温一般不如儿童高,但也可达到中度发热水平,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精神萎靡等症状。
(二)局部症状
1.疼痛
儿童:儿童患急性骨髓炎时,局部疼痛明显,早期为患部间歇性疼痛,随后转为持续性剧痛,由于儿童无法准确表达疼痛位置时,可能会出现哭闹不止、不愿活动患侧肢体等表现。
成人:成人患急性骨髓炎时,局部疼痛也是主要症状之一,开始为隐痛,逐渐加重为剧烈疼痛,活动患肢时疼痛加剧。
2.红肿热:病变部位早期可出现轻度肿胀,皮肤温度升高,有压痛,随着病情进展,肿胀逐渐明显,皮肤发红,皮温进一步升高。例如长骨骨干的急性骨髓炎,患肢局部可出现红、肿、热表现。
3.功能障碍:由于疼痛和局部炎症反应,患肢活动受限,儿童表现为不愿活动患肢,成人则表现为行走困难等。如果是下肢骨的急性骨髓炎,患者可能无法站立或行走。
4.脓肿形成: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形成骨膜下脓肿或软组织脓肿。骨膜下脓肿穿破后可形成窦道,流脓后症状可能会暂时缓解,但易反复发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