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空腹血糖6.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和糖耐量减低(IG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糖7.8mmol/L≤2小时血糖<11.1mmol/L),前者检测需至少8小时未进食热量静脉血浆血糖检测,儿童青少年标准同成人,后者需空腹口服75g无水葡萄糖检测2小时血浆血糖,不同年龄IGT意义不同,前期人群需定期监测血糖,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降低进展为糖尿病风险,高危人群更应加强监测和干预。
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空腹血糖6.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和糖耐量减低(IG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糖7.8mmol/L≤2小时血糖<11.1mmol/L),前者检测需至少8小时未进食热量静脉血浆血糖检测,儿童青少年标准同成人,后者需空腹口服75g无水葡萄糖检测2小时血浆血糖,不同年龄IGT意义不同,前期人群需定期监测血糖,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降低进展为糖尿病风险,高危人群更应加强监测和干预
空腹血糖受损(IFG):空腹血糖的范围是6.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空腹血糖的检测需要患者至少8小时未进食热量,通过静脉血浆血糖检测来确定。例如,某患者空腹血糖检测值为6.5mmol/L,就处于空腹血糖受损的范围,此时需要引起重视,因为这类人群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群体,由于其代谢特点与成人有所不同,但诊断标准与成人一致,若儿童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也需考虑糖尿病前期的可能。在生活方式方面,这类人群往往存在饮食不健康(如高糖、高脂饮食摄入过多)、缺乏运动等情况,有家族糖尿病病史的儿童和青少年更应密切关注血糖情况。
糖耐量减低(IG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小时血糖的范围是7.8mmol/L≤2小时血糖<11.1mmol/L。进行OGTT试验时,需在空腹状态下口服75g无水葡萄糖,然后检测2小时后的血浆血糖。比如,某个体口服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为9.0mmol/L,就属于糖耐量减低。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糖耐量减低的意义有所不同。老年人由于机体代谢功能下降,糖耐量减低可能更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等。在生活方式上,糖耐量减低的人群通常存在活动量少、饮食习惯不良(如过多摄入精制碳水化合物)等问题,需要积极调整生活方式来预防进展为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的人群需要定期监测血糖,一般建议每6个月检测一次空腹血糖和(或)OGTT2小时血糖。同时,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降低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如合理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取)、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更应加强对血糖的监测和生活方式的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