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会引发腰部疼痛,疼痛为酸痛或胀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可缓解且易复发,活动时会加剧;还会导致腰部活动受限,活动范围减小且活动时肌肉紧张、疼痛加剧、发僵;能摸到腰部肌肉紧张、发硬及条索状硬结,进而加重疼痛和活动受限;少数患者会出现从腰部向臀部、大腿后侧但不超膝关节的下肢放射痛,此情况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典型,各年龄段均可出现,年龄大、退变明显者几率稍高。
与活动的关系:腰部活动时疼痛可能会加剧,比如弯腰、久坐、久站、腰部扭转等动作都可能引发或加重疼痛。对于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腰部肌肉、韧带等组织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变,更容易因上述活动导致腰肌劳损疼痛加重;而年轻人群如果长期保持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时间伏案工作、缺乏运动等,也会使腰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进而出现疼痛与活动相关的表现。
腰部活动受限
活动范围减小:由于腰部疼痛以及肌肉紧张等原因,患者的腰部活动会受到限制。正常情况下可以完成的弯腰、后仰、侧屈等动作幅度会减小。例如,原本能够轻松弯腰触摸脚趾的人,在患有腰肌劳损后可能无法达到原来的弯腰程度。这种活动受限在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中都可能出现,年轻人可能是因为突然的腰部扭伤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老年人则可能是在退变基础上因轻微的腰部动作引发。
活动时的不适:在尝试进行受限的腰部活动时,患者会感觉到腰部肌肉的紧张、疼痛加剧,甚至可能出现腰部发僵的感觉,影响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比如难以自如地穿裤子、系鞋带等。
腰部肌肉紧张
肌肉触感:用手触摸患者的腰部肌肉时,可以感觉到肌肉紧张、发硬,触摸到条索状的硬结。这是因为腰肌劳损时,腰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发生了痉挛、收缩。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由于腰部肌肉长时间处于前屈状态,容易出现肌肉紧张;而运动员等人群如果腰部运动过度,也会导致腰部肌肉紧张。
对腰部的影响:腰部肌肉紧张会进一步加重腰部的疼痛和活动受限,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肌肉持续紧张会影响腰部的血液循环,导致局部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加重疼痛;同时,紧张的肌肉限制了腰部的正常活动,使患者的日常生活更加不便。
下肢放射痛(少数情况)
放射表现:少数腰肌劳损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肢放射痛,疼痛可从腰部向臀部、大腿后侧等部位放射,但一般不会超过膝关节。这是因为腰部肌肉的病变可能会刺激到附近的神经纤维,导致神经支配区域出现放射性疼痛。例如,当腰部肌肉紧张、劳损时,可能会对坐骨神经等产生一定的牵拉或刺激,从而引起下肢的放射痛。不过,这种下肢放射痛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引起的下肢放射痛有所不同,腰肌劳损导致的下肢放射痛程度相对较轻,范围也较局限。
与病情程度的关系:下肢放射痛的出现往往提示腰肌劳损的病情可能相对较重或者合并有其他潜在的问题,但总体来说其放射痛的表现不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典型。不同年龄的患者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但相对而言,年龄较大、腰部退变明显的患者发生这种情况的几率可能会相对高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