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质增生的治疗包括非药物、药物及手术治疗。非药物治疗有康复锻炼(依人群选运动及做相应动作)和物理治疗(热敷、冷敷、理疗仪器等);药物治疗需根据情况选且注意不良反应;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无效等情况,包括关节镜、截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等,不同手术有不同适应证和特点。
一、非药物治疗
1.康复锻炼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和生活方式的人群,适度的康复锻炼有助于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维持膝关节稳定性。例如,对于年轻且经常运动的人群,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对于中老年人群,平地慢走是较为安全的锻炼方式。通过锻炼能改善膝关节的功能,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运动加重关节损伤。
具体的康复锻炼动作包括股四头肌收缩训练,患者可平卧在床上,伸直膝关节,用力收缩股四头肌,保持5-10秒后放松,重复进行;还可以进行膝关节屈伸锻炼,坐在床边,缓慢屈伸膝关节,但要注意动作幅度不宜过大,根据自身情况逐步增加。
2.物理治疗
热敷:利用温热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对于有膝关节骨质增生的患者,可在疼痛时进行热敷,一般每次热敷15-20分钟,温度以感觉温热舒适为宜。不同人群均可采用热敷,但皮肤有破损或感觉障碍的人群要谨慎使用,避免烫伤。
冷敷:在急性炎症期可进行冷敷,减轻肿胀和疼痛。例如在膝关节扭伤等情况合并骨质增生时,急性期可每次冷敷10-15分钟,间隔1-2小时一次。但对于老年人或有血管疾病的人群,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理疗仪器治疗:如中频电疗、红外线照射等。中频电疗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红外线照射能深入组织深部,改善组织营养代谢。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人群可根据自身耐受情况选择合适的理疗方式和参数。
二、药物治疗
目前有一些药物可用于缓解膝关节骨质增生引起的症状,但具体药物需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例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可缓解疼痛和炎症,但要注意其可能存在的胃肠道等不良反应,不同年龄人群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老年患者使用时更要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及相互作用。
三、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膝关节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出现明显关节畸形或活动受限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一般来说,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综合评估身体各方面情况;而年轻且身体状况较好、骨质增生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
2.手术方式
关节镜手术:通过关节镜可以清理膝关节内的增生组织、游离体等,创伤较小,恢复相对较快。适用于病变相对局限的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
截骨术:通过改变膝关节的力线来减轻关节面的压力,延缓骨质增生的进展。主要适用于有膝关节力线不良的患者。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对于严重膝关节骨质增生、关节破坏严重的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康复时间较长,需要患者在术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身体准备,术后要遵循康复计划进行康复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