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有多种症状表现,疼痛因部位不同而异,有不同性质,活动受限包括关节和肢体活动受限,麻木是神经受压表现且不同人群有差异,肿胀因局部炎症反应且活动过多会加重,僵硬常出现在晨起或长时间静止后且不同年龄有别。
部位差异:不同部位的骨质增生引发的疼痛部位不同。比如颈椎骨质增生,可能会导致颈部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肩部、上肢等部位;腰椎骨质增生常见下腰部疼痛,有时疼痛会向臀部、下肢放射。对于膝关节骨质增生,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的疼痛,在上下楼梯、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后疼痛往往会加重。
疼痛性质: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酸痛、胀痛、刺痛等。一般在活动时疼痛有变化,休息后可能会有所缓解,但病情严重时,休息时也可能会有疼痛。例如,一些老年人膝关节骨质增生,即使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会感觉到膝关节隐隐作痛。
活动受限
关节活动受限:以关节部位的骨质增生为例,像膝关节骨质增生会影响膝关节的屈伸活动,患者可能发现自己下蹲、起身困难,不能像正常一样灵活地活动膝关节。颈椎骨质增生严重时,会影响颈部的转动,导致转头不灵活。腰椎骨质增生可能会使腰部的活动范围减小,弯腰、转身等动作变得不顺畅。
肢体活动受限:如果骨质增生影响到上肢或下肢的神经、肌肉等,还可能导致肢体的活动受限。比如颈椎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可能会引起上肢的无力,使拿东西、提重物等活动受到影响;腰椎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时,可能会导致下肢的活动不灵活,行走时出现跛行等情况。
麻木
神经受压表现:当骨质增生压迫周围神经时,会出现麻木症状。例如颈椎骨质增生压迫颈神经根,可能会导致上肢的麻木,麻木可从肩部延伸至手指;腰椎骨质增生压迫腰神经根,可能会引起下肢的麻木,如从臀部延伸至小腿、足部等部位。麻木的感觉可能是持续性的,也可能是间歇性的,在特定的姿势下可能会加重。
不同人群差异: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神经受压后的麻木症状可能会更明显且恢复相对较慢;而年轻人如果是因为外伤等因素导致的骨质增生压迫神经出现麻木,及时处理后恢复相对可能会快一些,但也需要根据具体病情来判断。
肿胀
局部炎症反应:骨质增生周围的组织可能会因为刺激而出现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肿胀。比如膝关节骨质增生,炎症会使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出现水肿,表现为膝关节的肿胀,皮肤可能会有轻度的泛红。
与活动的关系:肿胀往往在活动过多后加重,休息后可能会有所减轻。例如,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长时间行走后,膝关节肿胀会明显加重,休息一晚上后,肿胀可能会有所消退,但不会完全消失。
僵硬
晨起或长时间静止后:患者在晨起时或者长时间静止不动后,会感觉病变部位僵硬,活动不灵活。比如颈椎骨质增生的患者,早上起床后可能会觉得颈部发僵,需要活动一会儿才能逐渐缓解;腰椎骨质增生患者长时间坐着后,起身活动时会感到腰部僵硬。
不同年龄影响:老年人的关节软骨等组织退变,骨质增生后僵硬的症状可能会更突出,而且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年轻人如果是急性的骨质增生导致的僵硬,在及时治疗和休息后,僵硬症状缓解相对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