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血症的引发因素包括钾摄入不足、钾丢失过多和钾分布异常。钾摄入不足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相关;钾丢失过多涉及胃肠道、肾脏、皮肤丢失,各有不同相关因素;钾分布异常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有关。
性别因素: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导致钾摄入不足,但不同性别的饮食习惯可能略有不同,女性若过度节食减肥等情况,更易出现钾摄入不足的情况。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素食且不注意额外补充含钾食物的人群,钾摄入往往不足;部分人群因疾病等原因无法正常进食,如昏迷患者、吞咽困难的老年人等,也会导致钾摄入不足。
病史因素:患有某些代谢性疾病等导致食欲明显减退的患者,钾摄入也会减少。
钾丢失过多
胃肠道丢失
年龄因素:儿童腹泻时,由于大量的消化液丢失,其中含有丰富的钾,若腹泻严重且未及时补充含钾液体,极易导致钾丢失过多引起低钾血症。比如小儿秋季腹泻,腹泻次数多且量大时,钾丢失风险增加。
性别因素:无明显因性别导致胃肠道丢失钾不同的情况,但女性若患有胃肠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等,也可能出现钾经胃肠道丢失过多的情况。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大量呕吐的人,如患有幽门梗阻的患者,频繁呕吐会导致钾随胃液大量丢失,引起低钾血症。
病史因素:患有胃肠道疾病如肠炎、长期腹泻等病史的患者,胃肠道丢失钾的风险增加。
肾脏丢失
年龄因素:新生儿肾功能发育尚不完善,若使用某些影响肾脏钾重吸收的药物等情况,易出现钾经肾脏丢失过多。例如早产儿肾功能更不成熟,使用利尿剂等药物时更易发生低钾。
性别因素:无明显因性别导致肾脏丢失钾不同的情况,但女性若患有肾脏疾病如肾小管性酸中毒等,会出现钾经肾脏丢失增多的情况。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大量使用利尿剂的人群,如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噻嗪类利尿剂等,利尿剂会增加肾脏排钾,导致钾丢失过多。
病史因素:患有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等病史的患者,肾脏丢失钾的情况更易发生。
皮肤丢失: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的人群,汗液中含有一定量的钾,大量出汗会导致钾经皮肤丢失过多,如重体力劳动者在炎热环境下劳作,大量出汗后未及时补充含钾液体,易出现低钾血症。儿童在高温环境下活动量大、出汗多,若未注意钾的补充,也易发生因皮肤丢失钾过多导致的低钾。
钾分布异常
年龄因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机体代谢活跃,若存在胰岛素使用不当等情况,易出现钾分布异常导致低钾血症。例如儿童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过量时,可促使钾向细胞内转移,引起低钾。
性别因素:无明显因性别导致钾分布异常不同的情况,但女性若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时,也可能出现钾分布异常的情况。
生活方式因素:剧烈运动后,细胞内钾向细胞外转移,但如果之后过快大量输入无钾液体,可能会导致钾分布异常出现低钾。长期酗酒的人,酒精可能影响机体钾的分布,增加钾分布异常导致低钾的风险。
病史因素: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周期性瘫痪等病史的患者,更易出现钾分布异常的情况。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可影响钾的分布,导致钾向细胞内转移引起低钾;周期性瘫痪患者发作时,钾会迅速向细胞内转移,导致血清钾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