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人群易发生继发性肺结核:免疫力低下的艾滋病患者(因病毒破坏免疫致抵御结核杆菌能力大降)、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等致免疫受影响、高血糖利结核杆菌繁殖等)、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免疫等降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器官移植后患者(长期用免疫抑制剂致免疫抑制易引发)和长期用糖皮质激素人群(抑制免疫反应致抵抗力下降)、营养状况差人群(营养缺乏影响免疫功能致抵御能力下降)、密切接触排菌肺结核患者人群(接触排菌者易感染结核杆菌)。
艾滋病病毒会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的CD4+T淋巴细胞,严重破坏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得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抵御能力大幅下降,这类人群发生继发性肺结核的机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例如,有研究数据表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中,继发性肺结核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且病情往往更为严重,进展迅速,容易出现播散等情况。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等原因,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影响。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繁殖,同时糖尿病患者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减弱,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使得其发生继发性肺结核的风险增加。相关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患继发性肺结核的几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且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风险更高。
老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机体各项功能逐渐衰退,包括免疫功能。老年人的呼吸道黏膜萎缩,纤毛运动减弱,呼吸道的自净能力下降;同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也有所降低,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清除能力减弱,因此老年人发生继发性肺结核的机率相对较高。比如,老年人群中,由于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继发性肺结核的发病率呈相对较高的态势,且容易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病情复杂。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人群
器官移植后患者
器官移植患者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来防止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这会导致机体整体免疫功能被抑制,使得结核分枝杆菌容易在体内定植并繁殖,从而引发继发性肺结核。有临床资料统计,器官移植后患者发生继发性肺结核的发生率较正常人群高出数倍,且病情往往较为隐匿,不易早期发现。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人群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干扰巨噬细胞的功能等,降低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抵抗力。例如,一些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其发生继发性肺结核的风险明显增加,且在使用糖皮质激素过程中,如果不注意监测,一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很容易发展为继发性肺结核。
营养状况差人群
长期营养不良的人群,机体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缺乏,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如导致免疫细胞的生成和功能异常等,使得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抵御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继发性肺结核。比如,在一些贫困地区,由于营养摄入不足,人群中继发性肺结核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密切接触排菌肺结核患者人群
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群,如家庭成员、同事等,如果自身免疫等状况存在一定问题,就容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进而发生继发性肺结核。因为开放性肺结核患者会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排出大量结核分枝杆菌,密切接触者吸入后,若机体抵抗力不足以清除结核分枝杆菌,就可能发展为继发性肺结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