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导性耳聋有多种症状,包括听力下降(多单侧发病、程度不一,不同人群影响不同,机制是声音传导路径受阻致达内耳声能减少)、耳鸣(表现为低调声,发生机制与中耳病变神经反射异常有关,不同人群表现有别)、耳闷胀感(中耳积液、炎症等致,不同年龄、生活方式人群发生率有差异),还有原发病相关症状,如外耳道病变(耵聍栓塞有瘙痒、分泌物等,异物有不同不适表现)、中耳病变(急性有耳痛、发热,慢性有反复流脓、穿孔等表现,女性特殊时期易患中耳病变)。
特点:多为单侧发病,听力下降程度不一。传导性耳聋主要是声音传导路径受阻导致,常见原因如外耳道堵塞、中耳病变等。例如外耳道耵聍(耳垢)完全堵塞时,听力可明显下降,一般呈渐进性或突发性,具体取决于病因。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若因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等原因导致传导性耳聋,听力下降会影响其语言发育,因为儿童在语言学习阶段需要正常的听力来接收声音信号进行模仿和学习;成年人则可能因外伤导致鼓膜穿孔等引起听力突然下降,影响日常交流等活动。
相关机制:声音通过外耳道、鼓膜、听小骨等结构传导至内耳,当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如外耳道异物或耵聍阻塞,会阻碍声波传入;中耳的炎症、鼓膜穿孔、听小骨固定等都会影响声音的传导效率,使得到达内耳的声能减少,从而引起听力下降。
耳鸣
表现:可表现为低调嗡嗡声、嘶嘶声等。部分传导性耳聋患者会伴有耳鸣症状,其发生机制可能与中耳病变引起的神经反射异常有关。在不同生活方式人群中,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的人本身就容易出现内耳毛细胞损伤等情况,若同时合并传导性耳聋,耳鸣可能会更明显。对于有耳部病史的人群,如既往有中耳炎病史,再次发作炎症时更易出现耳鸣伴随传导性耳聋的情况。儿童患传导性耳聋伴耳鸣时,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会表现出烦躁、抓耳等异常行为,需要家长密切观察。
耳闷胀感
情况:患者会感觉耳朵有堵塞、闷胀的感觉。常见于中耳积液、中耳炎等情况。例如分泌性中耳炎时,中耳腔内有积液,会导致耳闷胀感。在年龄方面,儿童的咽鼓管相对短、宽、平,更容易发生咽鼓管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中耳积液导致耳闷胀感;成年人若长期乘坐飞机等气压变化大的情况,也容易出现中耳气压不平衡,产生耳闷胀感。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的人,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耳部黏膜,增加中耳病变的风险,进而出现耳闷胀感的概率增加。
原发病相关症状
外耳道病变相关症状:如果是外耳道耵聍栓塞引起的传导性耳聋,患者可能有外耳道瘙痒、少量分泌物等表现,耵聍较多时会完全阻塞外耳道,导致上述症状加重。对于外耳道异物导致的传导性耳聋,不同异物有不同表现,如昆虫进入外耳道,患者会有明显的耳部异物感、刺痛等不适。儿童好奇心强,更易发生外耳道异物情况。
中耳病变相关症状:中耳炎引起的传导性耳聋,急性中耳炎患者会有耳痛、发热等症状,慢性中耳炎患者可能有反复耳流脓、鼓膜穿孔等表现。例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鼓膜穿孔后会间断或持续有脓性分泌物从耳内流出,同时伴有传导性耳聋。在不同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女性在经期等特殊生理时期,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患上中耳炎等中耳病变,从而出现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