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有耳部症状如耳痛、听力下降、耳鸣、耳漏,全身症状在急性发作时可能出现发热等;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局部和全身用药)和手术治疗(鼓膜修补术、鼓室成形术、乳突根治术等);儿童需注意保持耳部清洁、避免污水进耳和正确擤鼻,密切关注听力和耳部症状;成人要避免噪声、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有既往病史者需定期复查耳部。
一、慢性中耳炎的症状
1.耳部症状
耳痛:急性发作时可能有耳痛,慢性期耳痛可不明显,部分患者仅感耳部闷胀感。儿童可能表现为抓耳、哭闹不安,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耳部不适通过行为异常体现。
听力下降:长期慢性中耳炎会导致听力逐渐下降,这是因为炎症影响了中耳的传音结构,如鼓膜、听小骨等。对于儿童来说,听力下降可能会影响其语言发育,因为儿童在语言学习阶段需要正常的听力来接收和模仿语言。
耳鸣:部分患者可出现耳鸣,表现为耳内嗡嗡声等异常声响,其机制可能与中耳炎症导致的内耳微循环改变等有关。
耳漏:外耳道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这是慢性中耳炎常见的症状之一,分泌物的性质和量会因病情严重程度和感染病原体不同而有所差异。
2.全身症状:一般慢性中耳炎全身症状不明显,但在急性发作时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不适,尤其是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急性发作时全身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如高热等。
二、慢性中耳炎的治疗
1.药物治疗
局部用药:根据中耳分泌物情况选择合适的滴耳液,如分泌物较多时先使用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外耳道,然后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局部用药可以直接作用于中耳病变部位,控制炎症。
全身用药:当有全身症状或局部炎症较严重时,可全身应用抗生素,如头孢类抗生素等,但需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
2.手术治疗
鼓膜修补术:适用于鼓膜穿孔且有中耳病变但听骨链完整的患者,通过修补鼓膜恢复中耳的传音功能。对于儿童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需要谨慎评估,因为儿童的耳部仍在发育中,手术需考虑对耳部发育的影响。
鼓室成形术:如果听骨链受到破坏,可通过鼓室成形术重建听骨链,改善听力。儿童进行鼓室成形术时,要充分考虑其耳部结构的特点和生长发育需求,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材料。
乳突根治术:对于病变较广泛,如胆脂瘤型中耳炎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乳突根治术,清除病变组织,但该手术会对耳部的解剖结构造成较大破坏,术后需密切观察恢复情况。
三、不同人群慢性中耳炎的注意事项
1.儿童
生活方式:要注意保持耳部清洁,避免污水进入外耳道,因为儿童游泳等活动时容易进水引发感染。家长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擤鼻习惯,不要同时捏住两侧鼻孔用力擤鼻,以免导致感染通过咽鼓管逆行进入中耳。
特殊人群风险: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慢性中耳炎可能影响其听力和语言发育,所以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耳部症状和听力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2.成人
生活方式:成人要注意避免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噪声可能加重耳部不适。同时,要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如鼻窦炎等,因为这些疾病可能通过咽鼓管影响中耳,导致慢性中耳炎反复发作。
病史因素:如果有既往中耳炎病史,要定期复查耳部情况,了解中耳病变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