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鼻炎的检查方法包括前鼻镜检查、鼻内镜检查、过敏原检测(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鼻分泌物涂片检查、影像学检查(鼻窦CT)。前鼻镜检查可初步观察鼻腔情况;鼻内镜检查能更清晰观察鼻腔深部;过敏原检测助明确是否为过敏性鼻炎及过敏原;鼻分泌物涂片检查辅助判断鼻炎类型;鼻窦CT用于明确小儿鼻炎合并鼻窦炎时的鼻窦病变情况,各检查有不同适用情况且操作需注意相应事项。
一、前鼻镜检查
1.检查意义:通过前鼻镜可以观察鼻腔内部的情况,比如鼻甲的大小、颜色,鼻腔内有无分泌物、新生物等。对于小儿鼻炎患者,能初步了解鼻腔黏膜的基本状态,如是否充血、肿胀,有无炎症表现等。小儿配合度可能较差,检查时需轻柔操作,避免引起患儿不适。
2.适用情况:适用于大部分小儿鼻炎初诊患者,可快速获取鼻腔外部可见部位的基本信息。
二、鼻内镜检查
1.检查意义:鼻内镜检查能更清晰、细致地观察鼻腔深部结构,包括鼻腔顶部、嗅裂、各鼻窦开口等部位的情况。对于判断鼻炎的严重程度、病变范围以及是否合并鼻窦病变等有重要价值。小儿鼻内镜检查需在患儿配合或适当镇静下进行,操作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防止损伤鼻腔黏膜。
2.适用情况:当前鼻镜检查不能明确病变情况,或怀疑有鼻窦病变、鼻腔深部病变时,需进行鼻内镜检查。
三、过敏原检测
1.皮肤点刺试验
检查意义:通过将少量高度纯化的过敏原液体滴于患儿前臂,再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如果患儿对该过敏原过敏,则会在15分钟内出现皮肤红肿、风团等阳性反应。此检查可帮助明确小儿是否为过敏性鼻炎以及具体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对于小儿来说,皮肤点刺试验相对快速、简便,但要注意可能出现过敏反应等风险,操作后需密切观察患儿反应。
适用情况:怀疑为过敏性鼻炎的小儿,尤其是有明确过敏家族史或疑似接触特定过敏原后发病的患儿。
2.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检查意义:通过抽血检测患儿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水平,来判断患儿是否对某种过敏原过敏。相比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受药物影响较小,结果相对稳定。对于小儿而言,采血可能会引起一定的紧张情绪,需安抚患儿配合。
适用情况:皮肤点刺试验结果不明确,或患儿皮肤状态不适合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时,可选择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四、鼻分泌物涂片检查
1.检查意义:取小儿鼻腔分泌物进行涂片,显微镜下观察其中的细胞成分等。例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提示可能为过敏性鼻炎;中性粒细胞增多可能提示有细菌感染等情况。通过鼻分泌物涂片检查可以辅助判断鼻炎的类型是过敏性还是感染性等。操作时要注意采集分泌物的部位和方法,确保标本的准确性。
2.适用情况:对于伴有鼻腔分泌物增多的小儿鼻炎患者,可进行鼻分泌物涂片检查以协助诊断。
五、影像学检查(如鼻窦CT)
1.检查意义:鼻窦CT可以清晰显示鼻窦的结构,了解是否存在鼻窦炎症、鼻窦黏膜增厚、鼻窦内有无积液等情况。对于小儿鼻炎合并鼻窦炎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有重要作用。但需注意CT检查有一定辐射,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权衡利弊后进行。小儿进行鼻窦CT检查时需保持安静不动,必要时可能需要镇静。
2.适用情况:当临床怀疑小儿鼻炎合并鼻窦炎,且前鼻镜、鼻内镜等检查不能明确鼻窦病变情况时,可考虑进行鼻窦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