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可引起败血症的常见细菌有革兰阳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如脆弱类杆菌),不同人群感染风险和表现不同,儿童、老年人、有不良生活方式及基础疾病者更易感染并发展为败血症。
革兰阳性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上常见的引起败血症的细菌之一,尤其在医院感染中较为常见。它可产生多种毒素和酶,如溶血毒素、杀白细胞素等,能破坏人体的组织和防御机制,导致感染扩散引发败血症。在新生儿群体中,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皮肤黏膜屏障功能较弱,金黄色葡萄球菌更容易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且病情往往较为严重,需特别关注。
表皮葡萄球菌:以往认为其致病性较弱,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如各种医疗器械的广泛使用,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逐渐增多。它常存在于人体皮肤表面和黏膜表面,当人体皮肤黏膜受损或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侵入血流导致败血症。对于接受过手术、放置导管等操作的患者,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引起败血症的风险增加。
肺炎链球菌:主要引起肺炎,但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也可进入血流引发败血症。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肺炎链球菌容易趁虚而入导致败血症。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败血症可能伴有高热、寒战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多个器官功能。
革兰阴性杆菌
大肠埃希菌:是肠道的正常菌群,但当移位至血液中时可引起败血症。它在肠道内产生的内毒素是其重要的致病物质,内毒素可引起发热、休克等一系列全身症状。在泌尿系统感染、胆道感染等情况下,大肠埃希菌容易侵入血流导致败血症,对于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由于其血糖控制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发生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败血症。
肺炎克雷伯菌:在医院环境中较为常见,尤其在重症监护病房等场所。它具有较强的耐药性,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肺炎克雷伯菌可通过呼吸道、泌尿道等途径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对于长期住院、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并引发败血症的风险较高。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常见于医院获得性感染。它能产生多种毒力因子,如外毒素、绿脓素等,对人体组织有较强的侵袭力。在烧伤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的患者中,铜绿假单胞菌引起败血症的几率增加,烧伤患者由于皮肤屏障受损,创面为铜绿假单胞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容易通过创面侵入血流引发败血症。
厌氧菌
脆弱类杆菌:是肠道中常见的厌氧菌,当肠道发生感染、肠黏膜屏障破坏时,脆弱类杆菌可进入血流引起败血症。它常与其他需氧菌混合感染,在腹部感染如阑尾炎穿孔、肠梗阻等情况下,容易导致脆弱类杆菌等厌氧菌侵入血流引发败血症。对于有腹部手术史或存在腹部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警惕脆弱类杆菌引起的败血症。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感染这些细菌引发败血症的风险和表现有所不同。例如,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更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的侵袭而发生败血症;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基础疾病较多,一旦感染细菌也更易发展为败血症。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增加感染细菌引发败血症的可能性。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的患者,由于基础疾病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和代谢等,更容易被细菌感染并发展为败血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