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可见白细胞等异常、急性期反应物血沉和CRP增高、自身抗体部分阳性、病原学检查血培养等多阴性;影像学检查超声可发现心脏和腹部异常、X线有肺部和骨骼非特异改变;其他检查有关节液检查呈非化脓性改变、骨髓穿刺无特异性改变,检查时需考虑小儿特点。
一、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常明显增高,可达(10-50)×10/L,甚至更高,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可伴有核左移,有时可见幼稚细胞。这是因为机体处于炎症反应状态,刺激骨髓造血,使白细胞释放增加。例如相关研究表明,小儿变应性亚败血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多有不同程度升高。
可有轻度贫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可降低,这可能与慢性炎症状态下的红细胞破坏增加、骨髓造血受抑制等因素有关。
血小板计数可正常或增高,炎症刺激可导致血小板生成增加。
2.急性期反应物
血沉(ESR)明显增快,可>100mm/h,这是因为炎症时血浆纤维蛋白原、球蛋白等增多,使血沉加快。
C-反应蛋白(CRP)显著升高,多在100mg/L以上,CRP是反映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炎症发生时肝脏合成增加。
3.自身抗体
部分患者可出现抗核抗体(ANA)阳性,但滴度一般较低,多为弱阳性或1:40等低滴度阳性,不过这并非特异性指标,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出现ANA阳性。
类风湿因子(RF)多数阴性,少数小儿变应性亚败血症患者可出现低滴度阳性,但与类风湿关节炎的RF阳性特点不同。
4.病原学检查
血培养多为阴性,因为小儿变应性亚败血症不是由感染病原体直接引起的典型感染性疾病,而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但需要进行血培养以排除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等。
咽拭子、痰培养等一般无致病菌生长,可用于排除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导致的类似症状。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心脏超声:可发现心包积液,小儿变应性亚败血症常累及心脏,出现心包炎症,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心包积液的量、心腔大小等情况。例如可发现少量或中量心包积液,有助于评估心脏受累情况。
腹部超声: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表现,通过腹部超声可以清晰显示肝脾的大小、形态以及淋巴结的分布、大小等,辅助判断病情。
2.X线检查
胸部X线:可发现肺部纹理增粗等非特异性改变,一般无特异性的肺部病灶,但有时可用于排除肺部感染性疾病。例如当患儿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时,胸部X线可帮助医生排除肺炎等疾病。
骨骼X线:部分患儿可能出现骨质疏松、骨质破坏等改变,尤其是在病情活动期,可能与炎症对骨骼的影响有关,但这些改变不具有特异性,需要结合临床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三、其他检查
1.关节液检查
当患儿出现关节症状时,可进行关节液穿刺检查。关节液一般呈非化脓性改变,白细胞计数可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但细菌培养阴性,可帮助医生鉴别是感染性关节炎还是小儿变应性亚败血症累及关节的情况。
2.骨髓穿刺检查
骨髓象一般无特异性改变,可见增生活跃,粒细胞系增生为主,可能有核左移等表现,红系和巨核系一般无明显异常,主要用于排除血液系统其他疾病,如白血病等,因为小儿变应性亚败血症有时需要与血液系统疾病相鉴别。
在检查过程中,对于小儿患者要注意安抚,避免其过度紧张,同时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等因素合理选择检查项目。例如对于婴幼儿,在进行有创检查时要更加轻柔、谨慎,充分考虑其生理特点,确保检查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