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骨刺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有休息与制动(适当休息、用辅助器具减压)、物理治疗(热敷、超短波、超声波)、康复锻炼(足底筋膜和跟腱拉伸);手术治疗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无效严重影响生活工作的患者,手术方式有骨刺切除术和足底筋膜松解术,不同年龄患者术后护理和康复有差异。
一、非手术治疗
1.休息与制动
对于足跟骨刺患者,适当休息至关重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尤其是对于那些因工作需要长时间保持站立姿势的人群,如教师、售货员等,应合理安排工作中的休息时间,减少足跟的负重,让足跟得到放松,缓解疼痛等不适症状。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避免过度奔跑、跳跃等剧烈活动,防止足跟过度受力加重病情。
可以使用足跟垫等辅助器具来减少足跟的压力,足跟垫能够分散足跟承受的压力,改变足底受力分布,从而减轻骨刺对周围组织的刺激。
2.物理治疗
热敷: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可以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进行热敷,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热敷时要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儿童皮肤较为娇嫩,热敷温度不宜过高;成年人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左右即可。
超短波治疗:超短波治疗是利用高频电场作用于人体,产生热效应和非热效应,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足跟骨刺引起的疼痛等症状。超短波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疗机构由医护人员操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参数。
超声波治疗:超声波可以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减轻炎症水肿。通过超声波的机械效应和热效应,对足跟部位进行治疗,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同样需要在专业的医疗环境下进行操作。
3.康复锻炼
足底筋膜拉伸锻炼:患者可以坐在椅子上,将患侧脚放在另一条腿的大腿上,用手缓慢地将脚趾向身体方向牵拉,保持15-30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10-15次,每天可进行3-4组。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以帮助进行适当的拉伸,但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造成损伤。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久坐办公室的人群,工作间隙要注意进行足底筋膜的拉伸锻炼,改善足底筋膜的柔韧性。
跟腱拉伸锻炼:患者面对墙壁站立,双脚与肩同宽,患侧脚距离墙壁约一脚之距,双脚后跟贴紧地面,慢慢向前倾斜身体,直到感觉跟腱有拉伸感,保持15-3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3-4组。通过跟腱拉伸锻炼可以增强跟腱的柔韧性和力量,减轻足跟骨刺相关的不适。
二、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对于经过长时间规范的非手术治疗后,症状仍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的患者,如疼痛剧烈,行走困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包括不能正常走路、上下楼梯等情况。对于一些病史较长、病情较为顽固的成年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但儿童患者一般不首先考虑手术治疗,除非病情极其严重且经过严格评估后认为手术收益大于风险。
2.手术方式
骨刺切除术:通过手术将足跟部位的骨刺切除,解除骨刺对周围组织的刺激。手术需要在无菌操作下进行,术后需要进行精心的护理,包括伤口的清洁、换药等,防止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术后的康复护理有所不同。成年人术后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逐步的康复锻炼,儿童患者术后康复需要家长更加密切的关注和配合,确保康复过程顺利。
足底筋膜松解术:如果足跟骨刺伴有足底筋膜的挛缩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足底筋膜松解术,以缓解足底筋膜的紧张状态,减轻疼痛。手术操作需要精准,避免损伤周围的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术后同样需要进行相应的康复措施来促进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