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腰椎间盘突出需从多方面入手,包括保持正确姿势(站立、坐姿、睡眠时分别注意相关要点)、适度运动锻炼(核心肌群锻炼、有氧运动)、避免腰部受伤(搬运重物、避免腰部过度扭转)、控制体重、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老年人、久坐人群、孕妇各有相应注意要点)。
坐姿时:应选择有靠背的椅子,保持膝关节与髋关节处于同一高度,大腿与地面平行,腰部靠紧椅背,使腰部得到良好支撑,避免瘫坐或长时间弯腰前倾。例如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能更好地维持腰椎的生理曲度,减少腰椎间盘的压力。
睡眠时: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仰卧位时可在膝盖下方垫一个薄枕,使膝关节微屈,放松腰部肌肉;侧卧位时应保持脊柱在一条直线上,可在两腿之间夹一个薄枕,维持骨盆和脊柱的中立位。合适的睡眠姿势有助于维持腰椎的正常生理曲度,让腰部肌肉充分放松。
适度运动锻炼
核心肌群锻炼:平板支撑是一种有效的核心肌群锻炼方法,可增强腹部、腰部和背部肌肉力量,维持腰椎稳定性。开始时可保持30秒左右,逐渐延长时间,一般每次进行3-4组。仰卧起坐也能锻炼腹部肌肉,但要注意动作规范,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腰部受伤,可循序渐进增加次数,如从每次5-10个开始,逐渐增加到15-20个一组,进行3-4组。
有氧运动:游泳是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良好运动方式,尤其是蛙泳,在游泳过程中水的浮力能减轻身体重量对腰椎的压力,同时四肢和腰部肌肉得到锻炼。每周可进行3-5次游泳,每次30-60分钟。慢跑也是不错的有氧运动,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场地和鞋子,控制跑步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运动对腰椎造成冲击,如每周可进行3-4次慢跑,每次20-30分钟。
避免腰部受伤
搬运重物时:应蹲下用腿部力量抬起重物,保持腰部挺直,避免弯腰搬起重物,防止腰部突然受力导致椎间盘损伤。例如搬运较重物品时,两人合作搬运,一人指挥,共同协调用力,减少单人搬运时腰部承受的过大压力。
避免腰部过度扭转:在日常生活中,如转身取物等动作要缓慢,避免腰部突然扭转,尤其是在腰部处于劳累或不良姿势状态下,过度扭转容易引起腰椎间盘的损伤。比如从座位上起身转身时,应先将身体转向一侧,再缓慢移动腿部,而不是直接快速扭转腰部。
控制体重
过重的体重会增加腰椎的负担,导致腰椎间盘承受更大的压力,从而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如体质指数(BMI)保持在18.5-23.9之间。饮食上要注意均衡营养,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运动上除了进行有氧运动外,还可结合针对腰部和下肢的力量训练,帮助消耗多余脂肪,减轻腰椎负担。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腰椎间盘会逐渐退变,老年人应更加注意上述保持正确姿势、适度运动等方面。在进行运动时要选择较为温和的方式,避免剧烈运动,如避免快速奔跑、过度弯腰等。日常生活中要小心行走,防止滑倒摔伤腰部,因为老年人骨骼强度下降,腰部受伤后更易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相关问题。
久坐人群:如办公室职员等,由于长时间保持坐姿,更要注意定时起身活动,每坐1小时左右应起身走动5-10分钟,做一些简单的腰部伸展运动,如左右扭转腰部、前后屈伸腰部等,缓解腰部肌肉的紧张状态,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孕妇:孕期由于体重增加和身体重心改变,腰椎负担加重,容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孕妇要注意保持正确的站立和坐姿,睡觉可采用侧卧位并在腹部下方适当垫靠,减轻腰部压力,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的孕妇瑜伽等适合孕期的运动,增强腰部肌肉力量,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