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检查包括视诊、触诊、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神经系统检查。视诊可见脊柱侧凸、腰椎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触诊有病变椎间盘相应棘突间压痛伴放射性疼痛、患侧腰部肌肉紧张;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提示神经根受牵拉,加强试验阳性有重要诊断意义;神经系统检查有感觉减退、肌力下降、反射异常,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因个体差异表现略有不同。
一、视诊
脊柱外形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出现脊柱侧凸,这是机体为减轻疼痛的一种保护性姿势,可向健侧或患侧侧凸,具体取决于突出椎间盘与神经根的相对位置等因素;部分患者还可能有腰椎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的情况,这与椎间盘退变、突出导致脊柱力学平衡改变有关,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因身体机能及发病诱因等差异,脊柱外形改变的表现可能略有不同,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因长期退变基础发病,脊柱侧凸及生理前凸改变相对更明显。
二、触诊
压痛:在病变椎间盘相应的棘突间可有压痛,且多伴有放射性疼痛,压痛部位一般与突出椎间盘的节段相对应,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的压痛敏感程度可能因个体差异有别,比如年轻女性可能因生活姿势等因素,压痛表现可能与男性有一定差异;年龄较大者可能因退变基础,压痛感受可能更易被感知。
腰部肌肉紧张:患侧腰部肌肉常呈紧张状态,可触及条索状硬结,这是机体为限制脊柱活动、保护受损椎间盘及神经根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久坐、弯腰工作等)的人群,腰部肌肉紧张情况可能更突出,因为这类生活方式易导致腰椎间盘负荷增加,引发肌肉紧张来代偿。
三、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
直腿抬高试验:患者仰卧,伸膝,被动抬高患侧下肢,当抬高至60°以内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时为阳性,该试验阳性提示神经根受牵拉,与突出的椎间盘刺激神经根有关,不同年龄患者由于腰椎及神经根的解剖结构和耐受程度不同,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出现的角度可能有差异,一般儿童相对角度较大,随着年龄增长,角度可能减小;性别方面,通常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个体差异较大。
加强试验: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时,降低患肢抬高角度至疼痛缓解,再被动背屈患侧踝关节,若再次出现放射性疼痛则为加强试验阳性,其机制与进一步牵拉神经根有关,该试验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因腰椎负荷更大,加强试验阳性率可能相对较高。
四、神经系统检查
感觉减退:根据椎间盘突出的节段不同,相应支配区域的皮肤感觉会出现减退,例如腰4-5椎间盘突出常导致小腿前外侧及足背内侧感觉减退,腰5-骶1椎间盘突出多引起小腿后外侧及足底感觉减退等,不同年龄患者由于神经发育及退变情况不同,感觉减退的范围和程度可能有差异,老年患者可能因神经退变基础,感觉减退表现可能更广泛;性别间一般无显著特异性感觉减退差异,但个体因神经敏感度等不同会有区别。
肌力下降:受累神经支配的肌肉肌力可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如腰5神经根受压时,伸踇肌力常减退,骶1神经根受压时,足跖屈肌力可减弱等,年龄较小患者肌力下降可能影响其运动功能发育,需格外关注,而老年患者肌力下降会影响日常活动能力,如行走、上下楼梯等;性别间一般无明显特定肌力下降差异,主要与神经受压程度相关。
反射异常:常见的有膝反射(腰2-4神经根参与)、跟腱反射(骶1神经根参与)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累及相应神经根时,膝反射或跟腱反射可减弱或消失,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反射异常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老年患者因神经退变,反射异常出现的概率可能相对较高;性别间一般无显著特异性反射异常差异,主要取决于神经根受压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