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有避免负重(通过限制患肢负重延缓病情进展,适用于早期、坏死范围小者,借助辅助器具限制负重)、药物治疗(抗凝及改善骨代谢药物可改善血运、促进骨代谢,适用于早期希望延缓病情者,如低分子肝素、阿仑膦酸钠等)、物理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适用于ARCO分期0-Ⅱ期疼痛明显者,多次治疗促进骨修复)。手术治疗包括保髋手术(髓芯减压术适用于ARCOⅠ-Ⅱ期、坏死体积小于15%者;带血管蒂骨移植术适用于ARCOⅡ-ⅢA期、坏死范围相对局限者)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ARCOⅢB-Ⅳ期、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年轻患者需考虑假体使用寿命,老年患者要注意术后并发症及康复护理)。
一、非手术治疗
(一)避免负重
1.原理:通过限制患肢负重,减少股骨头所受压力,延缓病情进展。例如对于因创伤、长期大量使用激素等导致股骨头坏死的患者,避免患肢负重可使坏死股骨头部分修复。
2.适用情况:适用于股骨头坏死早期,坏死范围较小,髋关节功能影响不明显的患者。如长期大量使用激素的人群,在发现股骨头坏死早期阶段。
3.具体措施:可借助拐杖等辅助器具部分或完全不负重,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制定具体的负重限制方案。
(二)药物治疗
1.抗凝及改善骨代谢药物
作用机制:一些药物可改善股骨头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骨代谢。比如抗凝药物可防止血液高凝状态进一步加重股骨头血运障碍,改善骨代谢的药物能促进新骨形成,抑制骨吸收。
适用情况:对于股骨头坏死早期,希望通过药物延缓病情发展的患者。例如因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早期的患者。
常用药物举例:有抗凝作用的药物如低分子肝素等,改善骨代谢的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等,但具体药物使用需依据患者个体情况,由医生权衡利弊后选择。
(三)物理治疗
1.体外冲击波治疗
原理:体外冲击波能促进血管生成,刺激成骨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活化,诱导血管新生和骨修复。
适用情况:适用于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的0-Ⅱ期患者,尤其是疼痛明显的患者。如创伤性股骨头坏死ARCOⅠ期患者。
治疗过程:患者需多次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通过特定的能量聚焦在股骨头坏死区域,达到治疗目的。
二、手术治疗
(一)保髋手术
1.髓芯减压术
原理:通过降低骨髓内压力,改善股骨头内血液循环,促进坏死组织修复和新骨形成。
适用情况:适用于ARCOⅠ-Ⅱ期,且坏死体积小于15%的患者。例如创伤性股骨头坏死ARCOⅡ期,坏死体积较小的患者。
手术操作:在影像学引导下,用空心钻经皮钻入股骨头坏死区域,降低髓内压。
2.带血管蒂骨移植术
原理:将带有血管的骨组织移植到股骨头坏死区,为坏死骨提供血运和营养,促进骨修复。
适用情况:适用于ARCOⅡ-ⅢA期,股骨头坏死范围相对局限的患者。比如儿童股骨头坏死(Legg-Calvé-Perthes病)处于合适分期的患者,可通过带血管蒂骨移植促进股骨头修复。
手术操作:选取合适的带血管蒂的骨组织,如旋髂深动脉带髂骨瓣等,移植到股骨头坏死区域。
(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1.原理:用人工髋关节假体替代损坏的髋关节,恢复髋关节功能,缓解疼痛。
适用情况:适用于ARCOⅢB-Ⅳ期,股骨头坏死严重,髋关节功能明显受限,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例如老年患者,因股骨头坏死出现严重疼痛和功能障碍,经保守治疗无效时。
手术操作:切除损坏的股骨头和髋臼软骨,安装人工髋臼和股骨头假体。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对于年轻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需考虑假体的使用寿命,可能需要在后期再次翻修,因此需谨慎选择。而老年患者相对更能耐受手术,术后恢复相对较好,但也需注意术后感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要加强康复护理,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