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有异物感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食管癌早期、咽部疾病、喉部疾病、胃食管反流病、心理因素等。食管癌早期还可有吞咽哽噎感、胸骨后疼痛等表现。出现咽喉异物感需根据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如良性咽部疾病则改善生活方式等,怀疑胃食管反流病要避免诱因等,高度怀疑食管癌需及时胃镜检查。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出现咽喉异物感也需特别对待。
咽部疾病:
慢性咽炎:是引起咽喉异物感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长期吸烟、饮酒、用嗓过度的人群。患者咽部常有不适感、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刺激感,还可有微痛。其发生与咽喉部黏膜长期受到炎症刺激有关,例如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吸入有害气体等。
咽部异感症:可发生于不同年龄段人群,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精神因素、局部病变、全身疾病等有关,患者主要感觉咽部有异物、堵塞、贴附、瘙痒等异常感觉。
喉部疾病:
喉炎:急慢性喉炎都可能导致咽喉异物感,急性喉炎多与感染、用声过度等有关,如儿童因上呼吸道感染引发急性喉炎时也可能出现咽喉不适;慢性喉炎常见于长期用声不当、吸烟等人群,炎症长期刺激喉部黏膜可引起异物感。
会厌囊肿:较小的会厌囊肿可能无明显症状,较大囊肿时可感觉咽喉异物感,多见于成年人,发病原因可能与会厌黏膜的黏液腺管受阻有关。
胃食管反流病:
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肥胖、喜食辛辣油腻食物、常饮酒的人群。胃酸和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可引起咽喉异物感,同时还可能伴有烧心、反酸等症状,这是因为反流物刺激咽喉部导致的。
心理因素:
常见于精神压力大、焦虑、抑郁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都可能发生。长期的心理问题可导致躯体化症状,表现为咽喉异物感,但各项检查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
食管癌的其他早期表现
除咽喉异物感外,食管癌早期还可能有以下表现:
吞咽哽噎感:多在进食较硬食物时出现,可自行消失和复发,不影响进食,易被忽视,常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有食管癌家族史或长期进食过烫、过硬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群。
胸骨后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隐痛、刺痛或牵拉样痛,可间歇或反复出现,疼痛部位一般在胸骨后或剑突下,进食时可能加重,这是由于癌肿刺激食管黏膜或引起食管痉挛所致。
出现咽喉异物感的应对措施
当出现咽喉异物感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如果考虑是良性咽部疾病引起:
慢性咽炎:患者要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避免长时间待在污染环境中,清淡饮食,多喝水。可使用含漱液缓解症状,如复方硼砂含漱液等。
咽部异感症:需关注心理状态,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若有明确局部诱因需针对诱因进行处理。
如果怀疑胃食管反流病:
患者应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食用咖啡、巧克力、辛辣食物等容易诱发反流的食物,睡觉时可适当抬高床头。可通过胃镜等检查明确诊断,确诊后可使用抑酸药物等治疗。
如果高度怀疑食管癌:
中老年人尤其是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如长期吸烟饮酒、进食过烫食物、有食管癌家族史等)出现咽喉异物感等可疑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胃镜是诊断食管癌的重要手段,可以直接观察食管黏膜的病变情况,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儿童:儿童出现咽喉异物感相对较少见,但也需重视,比如儿童误吞异物也可能导致咽喉异物感相关表现,若儿童出现不明原因的咽喉不适,家长要仔细观察是否有异物误吞史,必要时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等检查明确情况,儿童一般不轻易使用成人的药物治疗咽喉异物感相关症状,优先考虑物理检查等非药物干预手段。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各器官功能减退,多种疾病可能同时存在,出现咽喉异物感时更要全面排查,因为老年人患食管癌等严重疾病的风险相对较高,要及时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处理,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营养状况等,因为食管癌可能会影响进食,进而影响营养摄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