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源性鼻窦炎在症状表现上,成人有鼻塞、流涕(脓性且持续超两周)、嗅觉减退、眼部面部不适(如面颊压痛)、牙齿疼痛咬合不适等,儿童有鼻塞、张口呼吸、揉鼻子、咳嗽、眼部周围不适等;辅助检查中,X线检查成人可初步筛查,儿童需注意辐射剂量,CT检查成人能清晰显示鼻窦及牙齿情况,儿童要控辐射剂量,口腔检查成人可发现牙齿龋齿根尖周病变等,儿童可查乳牙恒牙健康状况;病史方面,成人有明确牙齿疾病史,儿童有乳牙龋坏未及时处理等情况。
一、症状表现方面
1.鼻部症状
成人:通常会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流涕可能为脓性,且持续时间较长,一般普通感冒引起的流涕等症状在一周左右会缓解,而牙源性鼻窦炎导致的流涕可能超过两周仍不改善。部分患者还可能有嗅觉减退的情况,这是因为鼻窦炎症影响了嗅觉感受器所在区域。
儿童:儿童可能表现为鼻塞、张口呼吸,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会出现揉鼻子等行为。流涕同样可能是脓性,且可能伴有咳嗽,这是因为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引起。
2.眼部及面部症状
成人:可能出现眼部周围的不适,如眼部胀痛、流泪等,面部相应区域可能有压痛,比如上颌窦对应的面部区域(面颊部)有明显压痛,这是牙源性鼻窦炎比较典型的表现,因为上颌窦与牙齿位置关系密切。
儿童:面部压痛可能不如成人表述清晰,但可能会有眼部周围的不适表现,如揉眼等,由于儿童面部骨骼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炎症波及周围组织时的表现可能相对模糊,但仍可通过观察其行为来初步判断。
3.牙齿相关症状
成人:多数患者能明确指出患牙存在问题,比如患牙有疼痛、咬合不适等情况,牙齿可能有龋坏、牙周炎等病史,因为牙源性鼻窦炎往往是牙齿感染等病灶蔓延至鼻窦所致,所以牙齿本身的病变是重要线索。
儿童:儿童牙齿问题相对较少,但如果有乳牙龋坏等情况,也可能成为牙源性鼻窦炎的诱因,需要仔细检查牙齿状况,查看是否有龋坏、松动等情况。
二、辅助检查方面
1.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成人:鼻窦X线片可以初步观察鼻窦的情况,如是否有黏膜增厚、窦腔混浊等表现,但X线对软组织显示不如CT清晰,不过对于初步筛查有一定作用。如果存在牙源性鼻窦炎,可能会发现鼻窦与牙齿相关区域的异常。
儿童:儿童由于骨骼发育,X线检查时要注意辐射剂量,但其原理与成人类似,可观察鼻窦的大致情况,不过相对而言CT更适合儿童的详细检查,但要权衡辐射风险。
CT检查
成人:鼻窦CT是诊断牙源性鼻窦炎的重要手段,能清晰显示鼻窦内的病变情况,如窦腔是否有积液、黏膜增厚的程度、与牙齿的关系等。可以明确看到上颌窦等与牙齿邻近的鼻窦是否有炎症累及,以及牙齿本身的病变对鼻窦的影响,如牙齿根尖病变是否已蔓延至鼻窦。
儿童:CT检查对于儿童牙源性鼻窦炎的诊断同样关键,能更精准地判断鼻窦炎症范围和牙齿病变情况,但需要严格控制辐射剂量,检查时要做好防护措施,如使用铅衣覆盖非检查部位等。
2.口腔检查
成人:口腔医生通过详细检查牙齿,能发现是否有龋齿、根尖周病变等情况。例如龋齿是否已经累及牙髓,进而导致根尖周感染,根尖周感染可能通过牙槽骨蔓延至邻近的上颌窦等鼻窦,引发牙源性鼻窦炎。
儿童:儿童口腔检查要更加轻柔,检查牙齿的龋坏情况,包括乳牙和恒牙的萌出及健康状况,查看是否有乳牙龋坏导致的根尖炎症,这是儿童牙源性鼻窦炎的常见原因之一。
三、病史方面
1.成人病史
有明确的牙齿疾病史,如近期有过牙痛、牙齿外伤、牙齿治疗史等。例如患者之前有过严重的龋齿未及时治疗,导致牙髓感染进而发展为根尖周感染,然后感染蔓延至鼻窦引发牙源性鼻窦炎。
2.儿童病史
儿童可能有乳牙龋坏未得到及时处理的情况,或者有牙齿萌出过程中的异常情况。比如乳牙龋坏导致根尖炎症,炎症通过牙槽骨间隙扩散至邻近鼻窦,引起牙源性鼻窦炎。同时要询问家长儿童近期牙齿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牙齿相关的不适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