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跟骨质增生一样,是骨骼代偿修复性改变,成因有年龄、劳损、外伤等,临床表现包括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及不同部位特殊表现,诊断靠影像学检查及鉴别其他疾病,儿童情况需特殊留意。
一、成因方面
1.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关节会发生退行性变化,软骨逐渐磨损。对于老年人来说,关节软骨磨损较为常见,这就会刺激骨头发生代偿性增生,从而导致骨质增生(骨刺)出现。例如,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老年人膝关节软骨磨损后,膝关节周围容易出现骨质增生。
儿童和青少年一般很少出现骨质增生,因为他们的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软骨等组织的代谢较为活跃,不太容易出现软骨磨损等导致骨质增生的情况。
2.劳损因素
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反复进行同一关节活动的人群,关节磨损会明显增加。比如,建筑工人长期从事搬运重物等工作,其腰椎、膝关节等关节由于过度劳损,容易发生骨质增生。
对于长期保持不良姿势的人群,如长时间伏案工作的办公室职员,颈椎长期处于不良姿势下,也会增加颈椎骨质增生的风险。
3.外伤因素
曾经有过关节外伤的人,在受伤恢复后,关节的结构可能发生改变,后期也容易出现骨质增生。例如,关节骨折后,骨折部位周围的骨骼可能会出现代偿性增生。
儿童如果有过严重的关节外伤,可能会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进而在成长过程中增加骨质增生的可能性,但相对成年人来说,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二、临床表现方面
1.局部症状
疼痛
骨质增生(骨刺)所在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如果骨质增生刺激周围的软组织、神经等,会引起明显疼痛。比如,膝关节骨质增生可能会导致膝关节在活动时疼痛,上下楼梯时疼痛加剧。
对于儿童来说,如果出现骨质增生引起的疼痛,可能会表现为活动受限、哭闹等情况,因为儿童的表述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家长更加留意孩子的活动情况。
肿胀
增生的骨质周围可能会出现肿胀,尤其是在炎症反应较为明显时。例如,膝关节骨质增生伴有滑膜炎时,会出现膝关节肿胀。
青少年出现骨质增生导致肿胀时,需要考虑是否有其他特殊病因,因为青少年骨骼病变相对较少见,要排除一些先天性骨骼发育异常等情况。
活动受限
关节部位的骨质增生会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比如,颈椎骨质增生可能会导致颈部活动受限,转头不灵活。
儿童活动受限可能表现为不愿意活动相应关节,或者活动范围比正常孩子小,家长需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日常活动情况。
2.不同部位骨质增生的特殊表现
颈椎骨质增生:可能会压迫颈部的神经、血管等,引起头晕、上肢麻木等症状。对于老年人来说,颈椎骨质增生较为常见,而青少年出现颈椎骨质增生相对罕见,如果青少年出现相关症状,需要进一步排查是否有先天性颈椎发育异常等情况。
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骨质增生可能会压迫腰椎神经根,导致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中老年人是腰椎骨质增生的高发人群,而儿童和青少年患腰椎骨质增生的情况非常少见,一旦出现需高度重视,排查是否有特殊病因。
三、诊断方面
1.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骨质增生(骨刺)常用的方法。通过X线可以清晰看到骨骼边缘的骨性增生物。例如,拍摄膝关节X线片可以明确膝关节是否有骨质增生。
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部位的骨质增生,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骨质增生的部位、大小等情况,尤其是对于脊柱等部位的骨质增生,CT能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MRI检查:除了显示骨质增生情况外,还能观察周围软组织、神经等的情况。在诊断骨质增生是否压迫神经等方面有重要价值。对于儿童进行MRI检查时,要注意辐射剂量等问题,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2.鉴别诊断
需要与一些其他引起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的疾病相鉴别,如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类风湿关节炎多累及小关节,有对称性、晨僵等特点;痛风性关节炎多有血尿酸升高,且发作时疼痛较为剧烈,局部有红肿等表现,与骨质增生的表现有所不同。对于儿童,鉴别诊断时要考虑一些儿童特有的疾病,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