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鼻炎的诱发因素包括遗传因素、过敏原接触、感染因素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使小儿易因过敏体质对过敏原过度反应;过敏原接触包括吸入性的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皮屑和食入性的某些食物;感染因素有病毒感染后易继发细菌感染引发鼻炎;环境因素里空气污染及温度、湿度变化都会刺激小儿鼻腔或增加过敏原接触机会从而诱发鼻炎。
一、遗传因素
如果家族中有过敏体质的成员,比如父母患有过敏性鼻炎等,小儿发生鼻炎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因为过敏体质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遗传因素会使小儿的免疫系统更容易对某些外界物质产生过度反应,从而引发鼻炎。例如,研究表明某些与过敏相关的基因变异在有家族过敏史的小儿中更为常见,使得小儿在接触过敏原时更易出现鼻腔的炎症反应。
二、过敏原接触
1.吸入性过敏原
花粉:在花粉传播的季节,如春季和秋季,空气中飘散着大量花粉。小儿如果接触到花粉,花粉颗粒会通过鼻腔进入,引发过敏反应,导致鼻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等鼻炎症状。不同地区的主要花粉过敏原不同,例如在我国北方,蒿草花粉是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之一,在蒿草花粉飘散的季节,小儿外出时如果没有做好防护,就容易接触到花粉而诱发鼻炎。
尘螨:尘螨是室内常见的过敏原,主要存在于灰尘、床垫、枕头、沙发等地方。小儿长时间与含有尘螨的环境接触,尘螨的排泄物等会引起小儿鼻腔的过敏反应。尘螨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在室内如果湿度控制不当,尘螨容易滋生,小儿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就容易接触到尘螨而发病。
动物毛发皮屑:家养宠物的毛发和皮屑中含有过敏原,小儿接触后可能引发鼻炎。例如猫、狗的毛发和皮屑,小儿与宠物密切接触时,这些过敏原会刺激小儿的鼻腔黏膜,导致炎症发生。
2.食入性过敏原
某些食物也可能成为过敏原,如牛奶、鸡蛋、鱼虾、坚果等。小儿食用这些食物后,过敏原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可能会引起全身的免疫反应,进而累及鼻腔,导致鼻炎症状出现。例如,有些小儿对牛奶中的蛋白质过敏,饮用牛奶后可能会出现鼻塞、流涕等鼻炎表现。
三、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
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小儿鼻炎常见的诱因之一。例如普通感冒病毒(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后,会引起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病毒感染会损伤鼻黏膜的上皮细胞,导致鼻腔的防御功能下降,使得细菌等更容易继发感染,进一步加重鼻炎的症状。比如流感病毒感染后,小儿不仅会出现发热、咳嗽等全身症状,还常常伴有鼻塞、流涕等鼻炎症状,鼻黏膜会出现充血、水肿等炎症表现。
2.细菌感染
当小儿鼻腔局部的防御功能因各种原因下降时,细菌容易侵入引发感染性鼻炎。例如,在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会导致鼻黏膜出现化脓性炎症,表现为鼻塞加重、流脓涕等症状。比如小儿感冒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继发细菌感染,出现黄脓鼻涕增多、鼻塞更明显等细菌性鼻炎的表现。
四、环境因素
1.空气污染
室外的空气污染,如汽车尾气、工业废气中的有害颗粒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会刺激小儿的鼻腔黏膜,引起炎症。室内空气污染,如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苯等有害化学物质,也会对小儿鼻腔黏膜产生刺激,导致鼻炎发生。例如,在交通繁忙的路段附近居住的小儿,长期吸入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患鼻炎的几率相对较高;新装修的房间如果没有充分通风就让小儿居住,室内的有害化学物质会刺激小儿鼻腔,增加鼻炎的发病风险。
2.温度和湿度变化
突然的温度变化,如寒冷的空气刺激,会导致鼻黏膜血管收缩,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鼻炎。湿度不适宜也会影响小儿鼻腔的健康,过于干燥的空气会使鼻黏膜干燥、破裂,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而过于潮湿的环境则有利于尘螨等过敏原的滋生,增加小儿接触过敏原的机会,从而诱发鼻炎。比如在季节更替时,气温变化较大,小儿如果没有及时增减衣物,容易因寒冷空气刺激而出现鼻炎症状;在潮湿的梅雨季,室内湿度较高,如果不注意通风除湿,就容易滋生尘螨等,增加小儿患鼻炎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