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肺结核需与肺炎、肺癌、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纵隔淋巴瘤相鉴别,肺炎有不同影像学表现、病原学特点及与感染相关的生活方式因素;肺癌有独特影像学及病理学表现,与中老年、吸烟等生活方式相关;肺脓肿有早期影像表现、病史特点及与口腔卫生等生活方式相关;支气管扩张有特定影像学、病史及症状特点;纵隔淋巴瘤有不同影像学、病理表现及与免疫功能等相关。
一、肺炎
相似点:肺炎尤其是细菌性肺炎与继发性肺结核在症状上有相似之处,都可能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表现。
鉴别点:
影像学表现:肺炎的影像学特点通常是肺部片状、斑片状浸润影,多为大叶或小叶分布,病灶变化较快,经过抗感染治疗后病灶可明显吸收;而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多样,可有斑片状、结节状、条索状、空洞等,病灶多位于肺尖、锁骨上下区等,变化相对较缓慢,抗结核治疗有效。
病原学检查:肺炎可通过痰细菌培养等找到相应的致病菌;继发性肺结核则可通过痰涂片抗酸染色、结核菌培养等发现结核分枝杆菌。
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任何年龄、性别均可发病,肺炎多与感染病菌的接触、机体免疫力暂时下降等生活方式相关,比如劳累、受凉后易患肺炎;而继发性肺结核多与既往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机体免疫力降低时复发有关,比如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发病。
二、肺癌
相似点:肺癌患者也可能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症状,部分肺癌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与继发性肺结核相似,尤其是肺门部肺癌与肺门淋巴结结核易混淆。
鉴别点:
影像学表现:肺癌的影像学多为肿块影,常呈分叶状、有毛刺征、偏心空洞等;继发性肺结核的空洞多为薄壁空洞,周围常有卫星灶。
病理学检查:通过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肺穿刺活检等获取病理组织进行检查,肺癌可找到癌细胞,而继发性肺结核可找到结核性病变的病理依据。
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肺癌多见于中老年人群,男性相对多见,与长期吸烟、接触职业致癌因子(如石棉、放射性物质等)、空气污染等生活方式相关;继发性肺结核可见于各个年龄段,生活方式上与机体免疫力状况密切相关,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发病。
三、肺脓肿
相似点:肺脓肿患者也会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急性期也可有类似肺部炎症的表现。
鉴别点:
影像学表现:肺脓肿早期为大片浓密模糊浸润阴影,边缘不清,或为团片状浓密阴影,分布在一个或数个肺段,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空洞,内有液平;继发性肺结核的空洞虽也可有液平,但周围多有卫星灶等结核性表现。
病史:肺脓肿多有口腔手术、昏迷呕吐或异物吸入史,急性起病,高热,咳大量脓臭痰;继发性肺结核多有结核中毒症状,如低热、盗汗、乏力等,痰中可找到结核分枝杆菌。
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各年龄段均可发病,肺脓肿多与口腔卫生状况不佳、异物吸入等生活方式相关;继发性肺结核与机体免疫力及既往结核感染史等相关。
四、支气管扩张
相似点:支气管扩张患者主要症状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反复咯血,部分患者影像学上也可能有类似肺部纹理改变等表现。
鉴别点:
影像学表现:支气管扩张的影像学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呈柱状或囊状扩张,可伴有轨道征等;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学有其典型的结核病变特点。
病史及症状特点:支气管扩张多有反复肺部感染病史,但一般无结核中毒症状,痰涂片或培养一般无结核分枝杆菌;继发性肺结核有结核相关表现,可找到结核分枝杆菌。
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支气管扩张多与既往有呼吸道感染、支气管阻塞等因素相关,生活方式上无特殊性别差异倾向。
五、纵隔淋巴瘤
相似点:纵隔淋巴瘤可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影像学上纵隔淋巴结肿大等表现可能与纵隔型肺结核混淆。
鉴别点:
影像学表现:纵隔淋巴瘤的淋巴结肿大常为对称性、向周围浸润性生长;继发性肺结核的纵隔淋巴结改变多有结核性炎症表现。
病理检查:通过纵隔淋巴结活检等病理检查,纵隔淋巴瘤可找到淋巴瘤细胞,而继发性肺结核可找到结核病变依据。
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纵隔淋巴瘤可发生于各年龄段,生活方式上无特殊性别差异倾向,与机体免疫功能等相关。



